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5-15; 13(10): 1233-1235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5-15. doi: 10.11569/wcjd.v13.i10.1233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3例
薛平, 黄宗文, 李永红, 王忠朝, 郭佳, 游真
薛平, 黄宗文, 李永红, 王忠朝, 郭佳, 游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通讯作者: 黄宗文,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huangzongwen@medmail.com.cn
电话: 028-85422556
收稿日期: 2005-03-09
修回日期: 2005-03-15
接受日期: 2005-04-01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5-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1996-01-01/2003-12-31收治的1161例SAP患者中,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33例, 将其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 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

结果: 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84%, 在发病3 d内出血12例(36.7%), 3-7 d内出血4例(12.1%), 7-14 d出血3例(9.1%), 14 d后出血14例(42.1%);出血后1 d内死亡率为54.5%(18/33例), 3 d内死亡率为81.8%(27/33例), 早期组死亡率为87.5%(14/16例);早期组出血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高于晚期组(75.0% vs 23.5%, P = 0.003);晚期组出血前手术率高于早期组(70.6% vs 31.3%, P = 0.024);晚期组休克发生率高于早期组(12.5% vs 64.7%, P = 0.002);晚期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早期组(37.5% vs 88.2%, P = 0.004);痰、大便、引流物及血培养证实有感染者也高于早期组(31.3% vs 76.5%, P = 0.009).

结论: SAP早期上消化道出血有3 d内和14 d 后2个高峰期, 在出血后3 d内死亡率极高.早期可能与应激和激素的使用等因素有关, 晚期可能与手术引起的应激和感染引起的DIC有关,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减少休克及感染引起的DIC, 有望减少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薛平, 黄宗文, 李永红, 王忠朝, 郭佳, 游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3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10): 1233-1235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March 9, 2005
Revised: March 15, 2005
Accepted: April 1, 2005
Published online: May 15, 2005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虽然不高, 但病情凶险, 死亡率极高, 有学者[1]称其为致死性胰腺炎.现将我院收治的SAP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33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01-11/2003-12-31我院共收治SAP 1161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SAP的诊断标准, 男695例, 女466例, 中位年龄48.5(8-87)岁, 入院后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症支持治疗及中医药"柴芩承气汤"灌肠和管喂, 出现呼吸衰竭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出现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病情加重、胰腺坏死伴感染及胰周脓肿内科治疗无效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共死亡118例.纳入标准:SAP发病后出现呕血或黑便, 经呕吐物、大便隐血实验及胃镜检查诊断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所有病例.排除标准:SAP发病前有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疾病的病例.

1.2 方法

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3例患者, 按其出血时间早晚, 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发病7 d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 共16例, 男10例, 女6例, 年龄46.8±14.3(16-78)岁;晚期组:发病7d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共17例, 男13例, 女4例, 年龄50.1±12.8(18-86)岁.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检验水准r = 0.05.

2 结果

2.1 在1161例SAP患者中,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33例, 其发生率为2.8%, 发病3 d内出血12例(36.7%), 3-7 d内出血4例(12.1%), 7-14 d出血3例(9.1%), 14 d后出血14例(42.1%).早期组有胆道系统疾病5例, 暴饮暴食8例, 消化道溃疡2例;晚期组有胆道系统疾病8例, 暴饮暴食7例.死亡27例(81.8%), 早期14例(87.5%), 晚期13例(76.5%).出血后1 d内死亡18例(54.5%), 3 d内死亡27例(81.8%).33例患者入院第1 d Ranson、CT及APACHEⅡ的平均评分值分别为4.97±2.08、8.16±2.15及12.39±5.75.早期组和晚期组入院第1 d Ranson评分、CT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表1 相关参数比较(mean±SD).
相关参数早期组(n = 16)晚期组(n = 17)
Ranson评分5.13±2.424.82±1.78
CT评分7.33±2.458.63±1.89
APACHEⅡ评分12.81±5.3612.00±6.24
2.2 上消化道出血促进因素比较

早期组上消化道出血前激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晚期组(P = 0.003);晚期组上消化道出血前手术率高于早期组(P = 0.024);晚期组休克发生率高于早期组(P = 0.002);晚期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早期组(P = 0.004);痰、大便、引流物及血培养证实有感染者也高于早期组(P = 0.009, 表2).

表2 上消化道出血促进因素比较(例, %).
上消化道出血促进因素早期组(n = 16)晚期组(n = 17)
手术5(31.3)12(70.6)a
休克2(12.5)11(64.7)b
心功能衰竭6(37.5)12(70.6)
T>38.5℃6(37.5)15(88.2)b
使用激素12(75.0)4(23.5)b
感染5(31.3)13(76.5)b
3 讨论

SAP的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虽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不高, 但SAP一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其死亡率就大大升高.有学者[1]称之为"致死性胰腺炎".本组资料显示:其死亡率为81.8%, 早期尤为突出(87.5%), 明显高于我院同期的10.8%[2].本组资料还显示:在发病3 d内出血12例(36.7%), 3-7 d内出血4例(12.1%), 7-14 d出血3例(9.1%), 14 d后出血14例(42.1%), 有明显的2个高峰期.出血后1 d内死亡率为54.5%(18/33例), 3 d内死亡率为81.8%(27/33例), 表明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晚期组入院第1 d的Ranson评分、CT评分及APACHE II评分无差异(P>0.05), 但早期组在上消化道出血前, 其激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晚期组(P = 0.003), 这可能与激素的使用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 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也可能因为其病情本身严重有关(我院使用激素的指征是:SAP急性期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损伤).晚期组上消化道出血前手术率及休克、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组, 这可能与手术的刺激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有关[3], 也可能与晚期感染及休克, 导致机体发生DIC有关.

由于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极高, 因而, 正确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可以降低SAP的死亡率.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是:SAP早期, 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等可诱发应激性溃疡发生因素的刺激, 如:在SAP发病初期应适当应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4];SAP后期, 积极加强营养支持, 防治晚期感染等有可能导致DIC发生的因素的刺激;在SAP的病程中尽早空肠内营养(EN)可减少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 降低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手术治疗SAP胰周囊肿或脓肿等后期并发症前, 预防性的应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可减少其后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学者认为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可局部应用高渗性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口服, 同时用氢离子泵抑制剂和生长抑素等治疗[4-5].总之, 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3 d内和14 d后2个高峰期, 消化出血发生后, 在3 d内死亡率达81.8%.早期可能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晚期可能与DIC有关, 减少应激、感染及休克, 可减少DIC发生, 从而减少其上消化道出血, 有可能进一步降低SAP的死亡率.

编辑:张海宁

1.  Flati G, Andren-SandbergA , La Pinta M, Porowska B, Carboni M. Potentially fatal bleeding in acute pancreatitis: pathophys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ancreas. 2003;26:8-14.  [PubMed]  [DOI]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 胰腺病学. 2004;4:35-38.  [PubMed]  [DOI]
3.  刘 续宝, 蒋 俊明, 黄 宗文, 田 伯乐, 胡 伟明, 夏 庆, 陈 光远, 李 全生, 袁 朝新, 罗 传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67例报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35:204-208.  [PubMed]  [DOI]
4.  刘 亚光, 宋 波, 严 琦敏, 李 阳, 张 文福.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6例临床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01;9:438-440.  [PubMed]  [DOI]
5.  潘 雪, 张 文俊, 李 兆申, 许 国铭, 尹 宁, 王 东, 施 新岗. 雷贝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胃肠病学. 2004;9:30-32.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