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10-18; 23(29): 4673-4679
Published online 2015-10-18. doi: 10.11569/wcjd.v23.i29.4673
Published online 2015-10-18. doi: 10.11569/wcjd.v23.i29.4673
基因敲除技术在炎症性肠病肠上皮屏障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陈柳,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 上海市 201203
吴焕淦, 施茵,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市 200030
陈柳,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炎症性肠病的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s. 81273844, 8147375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No. 2015CB554500.
作者贡献分布: 本文综述由陈柳完成; 吴焕淦与施茵负责审校指导.
通讯作者: 施茵, 主任医师, 博士, 200030,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flysy0636@163.com
电话: 8621-64383910
收稿日期: 2015-08-06
修回日期: 2015-08-21
接受日期: 2015-09-07
在线出版日期: 2015-10-18
修回日期: 2015-08-21
接受日期: 2015-09-07
在线出版日期: 2015-10-18
Core Tip
核心提示: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改变或通透性增加所致的肠上皮屏障损伤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基因敲除技术在肠上皮屏障跨上皮途径中的应用和在肠上皮屏障紧密连接途径中的应用来研究肠上皮屏障结构或功能损伤在IBD中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