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2.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2-11-08; 30(21): 964-970
Published online 2022-11-08. doi: 10.11569/wcjd.v30.i21.964
血清PG、G-17、CDH-17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鉴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潘杰, 雷李美
潘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3
潘杰, 雷李美, 丽水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潘杰,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慢性病、老年病、多病共存及未分化疾病的诊治.
作者贡献分布: 潘杰负责本研究的设计、实验和文章撰写; 雷李美负责本研究的数据分析.
通讯作者: 潘杰, 主治医师,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众街15号, 丽水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wu93834316721@163.com
收稿日期: 2022-06-27
修回日期: 2022-08-11
接受日期: 2022-10-24
在线出版日期: 2022-11-08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 发现不及时一旦进入中晚期会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降低生存时间. 通过有效的诊断设备和手段在早期或者癌前病变发现胃癌是治疗的关键.

实验动机

尽早准确发现胃癌早期和癌前病变是治疗胃癌的关键. 但是目前的检测手段并不理想, 受图像处理因素的影响,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鉴别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 如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是早检的关键.

实验目标

为了寻找提高检测胃癌早期和癌前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的方法, 本研究将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胃泌素17(gastrin-17, G-17)、肝肠钙黏连蛋白-17(cadherin-17, CDH-17)血清学的检测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鉴别诊断的影响学相结合, 取长补短.

实验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和内镜影像学诊断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联合检测与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关的结果.

实验结果

与癌前病变组相比, 早期胃癌组影响观察有边界限、黏膜微血管不规则、表层腺管不规则、腺间距增大发生率更高; 血清PGⅠ水平更低, 血清G-17、CDH-17水平更高. 血清PGⅠ、G-17、CDH-17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实验结论

血清学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鉴别诊断能够更准确、更灵敏地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指征变化, 为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新方法, 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望前景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性, 但是由于本研究结果建立在活检病理的基础上, 受病理切片只能反映局部组织的限制, 结果本身有一定的误差. 同时, 纳入的病例数较少, 且为单中心研究, 今后仍需大样本, 开展多中心研究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