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8.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01-28; 26(3): 165-173
Published online 2018-01-28. doi: 10.11569/wcjd.v26.i3.165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危出血倾向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马元吉, 陈芳, 许艳, 白浪, 唐红
马元吉, 陈芳, 许艳, 白浪, 唐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马元吉,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课题设计与论文审校由白浪与唐红完成; 研究过程具体由马元吉、陈芳及许艳操作完成; 数据分析由马元吉与白浪完成; 论文写作由马元吉完成.
基金项目: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 No. 16PJ279.
通讯作者: 白浪, 副教授,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pangbailang@163.com
电话: 028-85422650
收稿日期: 2017-12-04
修回日期: 2017-12-20
接受日期: 2017-12-27
在线出版日期: 2018-01-28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 病死率高. 人工肝治疗是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为保障体外循环装置的顺利运行, 临床实践中常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但其诱发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威胁了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中更存在使用禁忌. 局部枸橼酸抗凝仅在体外抗凝, 不影响体内凝血机制, 当存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时, 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可能是保障肝衰竭患者获得及时的人工肝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研究初步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实验动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为拟行人工肝治疗但因存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的患者提供了可选择的抗凝方案, 有利于保障患者获得及时的人工肝治疗.

实验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初步了解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研究发现局部枸橼酸抗凝可有效维持体外循环功能, 肝衰竭患者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枸橼酸代谢能力. 本研究的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初步依据.

实验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为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的肝衰竭患者. 首先收集上述因存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而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然后通过分析数据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实验结果

本研究为初步了解了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人工肝治疗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的肝衰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研究发现局部枸橼酸抗凝可有效维持体外循环功能, 肝衰竭患者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枸橼酸代谢能力. 本研究为拟行人工肝治疗但因存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的患者提供了可选择的抗凝方案, 有利于保障患者获得及时的人工肝治疗. 本研究的结果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初步依据.

实验结论

(1)局部枸橼酸抗凝可有效维持体外循环功能; (2)肝衰竭患者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枸橼酸代谢能力; (3)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中可能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4)肝衰竭并非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绝对禁忌证; (5)局部枸橼酸抗凝仅在体外抗凝, 不影响体内凝血机制, 虽然存在代谢紊乱风险, 但在高危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患者中可能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6)局部枸橼酸抗凝可在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内环境状态、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谨慎开展; (7)接受血浆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均发生了枸橼酸蓄积, 但治疗结束后2 h已明显减少, 至第2天晨已无枸橼酸蓄积存在. 治疗期间主要内环境紊乱为碱中毒; (8)本研究为拟行人工肝治疗但因存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的患者提供了可选择的抗凝方案.

展望前景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 本研究所采用的抗凝方案是基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制订的, 尚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更适用于肝衰竭患者, 以期既能满足体外循环抗凝需求又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研究方向: 今后应开展更多临床研究评价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各种模式的人工肝治疗伴或不伴出血的肝衰竭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并进一步研究枸橼酸蓄积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最佳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