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line 2018-06-18. doi: 10.11569/wcjd.v26.i17.1049
修回日期: 2018-04-28
接受日期: 2018-05-09
在线出版日期: 2018-06-18
高脂血症是高脂胰腺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 又是(acute pancreatitis, AP)常见并发症, 两者呈现出显著双向相关性. 有研究显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HLP)以血清三酰甘油升高为主, 而与血清胆固醇无关. 日本学者研究显示, 严重的高脂血症是复发性胰腺炎和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 对患有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 以为各种降脂治疗方法应用于HLP患者提供理论经验.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式探讨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 分析早期降脂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患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IL-6、TNF-α和血清三酰甘油等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随机抽取29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其入院单双日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二次膜分离血浆置换), 均进行为期1 mo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量表评分[Ramson、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score, APACHEⅡ)、MCTSI量表]; 血流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 特异性指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白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的差异.
本研究的目的已经达到: 治疗后, HLP患者血清甘油三脂含量与其他指标(Ramson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IL-6、TNF-α)进行相关性分析,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 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IL-6、TNF-α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相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IL-6、TNF-α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血清三酰甘油均有明显下降, 实验组0.31 mmol/L±0.14 mmol/L患者治疗后血清三酰甘油高于对照组0.62 mmol/L±0.11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 得出了以下结论: 早期降脂治疗能够改善HLP患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IL-6、TNF-α和血清三酰甘油等指标, 对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 相比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使用新型治疗技术对HLP患者血清进行置换, 并得出了对HLP患者进行早期降脂治疗, 相比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 但我们仍需看到本研究观察指标较少, 尤其是缺乏对患者依据轻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爆发性急性胰腺炎进行分类调查, 其研究结果和结论有一定局限性, 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