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5-04-08
接受日期: 2025-04-17
在线出版日期: 2025-04-2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利用高频电刀逐步剥离癌变组织, 造成较大手术创伤, 患者后续康复路径较长, 肠内营养供给的方式、时机等需谨慎确定, 目前关于围术期胃癌营养支持仍未形成规范化干预方案.
探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拟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免疫、营养状态的影响.
选取2023-10/2024-10就诊于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拟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营养指导, 试验组基于对照组, 给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便、首次排气、恢复饮食时间)、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白蛋白(albumin, ALB)、抑制性T细胞(T细胞CD8+)、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评分、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辅助性T细胞(T细胞CD4+)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试验组术后住院、恢复饮食、首次排便及首次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出院时试验组T细胞CD8+低于对照组, T细胞CD4+高于对照组(P<0.05); 术后1 d试验组TP高于对照组, ALB低于对照组(P<0.05), 出院时试验组hemoglobin、ALB、TP、TG高于对照组(P<0.05), 但两组术后1 d、出院时PA比较, 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术前、出院时NRS评分对比, 无显著差异(P>0.05); 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较对照组(28.00%)低(P<0.05).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于拟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 提升营养状态, 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 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核心提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后胃癌患者存在明显手术创伤, 肠内营养供给的方式、时机等需谨慎确定, 目前关于围术期胃癌营养支持仍未形成规范化干预方案. 鉴于此, 本研究尝试分析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拟行ESD术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