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04-28; 33(4): 276-282
Published online 2025-04-28. doi: 10.11569/wcjd.v33.i4.276
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和侧侧吻合在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中应用的短期疗效分析
钱正鹏, 朱成章, 张纪鹏, 周子腾, 杜斌斌, 吕耀春, 徐世赟, 吴德望
钱正鹏, 张纪鹏, 周子腾,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钱正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住院医师, 主要从事结直肠恶性肿瘤相关研究.
朱成章, 杜斌斌,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杜斌斌, 吕耀春, 徐世赟, 吴德望, 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 甘肃省肛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基金项目: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No. 2023-2-102; 甘肃省人民医院院内科研基金项目, No. 23GSSYYB-2; 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 No. 2023-S.QKJ-14; 甘肃省教育厅: 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 No. 2025CXZX-946.
作者贡献分布: 钱正鹏与朱成章对此文所作贡献两均等; 此课题由杜斌斌、吕耀春、徐世赟、吴德望及朱成章设计; 研究过程由钱正鹏、朱成章、张纪鹏、周子腾、杜斌斌、吕耀春、徐世赟及吴德望操作完成; 数据分析由钱正鹏及吴德望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钱正鹏、朱成章及吴德望完成.
通讯作者: 吴德望, 主治医师,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204号, 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 甘肃省肛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8093188827@163.com
收稿日期: 2025-02-25
修回日期: 2025-04-09
接受日期: 2025-04-22
在线出版日期: 2025-04-28
Abstract
背景

在直肠癌治疗领域, 回肠袢式造口术对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 回肠袢式造口被广泛应用以降低吻合口瘘风险, 诸多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 也有学者提出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作用有限, 但就目前而言, 大部分专家仍肯定低位直肠癌保护性造口在具有高危吻合口瘘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如新辅助治疗后、低蛋白血症、超低位保肛等患者). 随着回肠袢式造口手术的广泛开展, 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已成为外科医生关注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回肠侧侧吻合术因其操作相对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回肠造口的还纳. 然而, 我们团队发现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术似乎在效果上更具优势, 由于吻合口张力相对较小且血供更好, 尤其是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潜在的益处. 尽管侧侧吻合术以其便捷的操作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受到青睐, 但在术后恢复速度方面的潜在不足也引发了我们的关注.

目的

本研究聚焦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保护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手术方式, 旨在对比回肠侧侧吻合与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在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中的短期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20-06/2023-09甘肃省肛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4例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并同期施行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吻合方式分为侧侧吻合组(简称A组, 102例)和改良端端吻合组(简称B组, 102例). 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多项指标, 以及术后两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并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BMI方面均衡可比. 在手术及术后恢复关键指标方面指标上, 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组的造口还纳术后通气时间(1.5 d±0.7 d)显著短于侧侧吻合组(2.0 d±0.6 d) (t = 5.93, P<0.01), 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5.2 d±1.4 d)也明显早于侧侧吻合组(6.6 d±2.3 d) (t = 5.67, P<0.01), 表明其在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 然而, 改良功能端端吻合组还纳所需手术时间(119.9 min±17.3 min)长于侧侧吻合组(114.3 min±15.3 min) (t = -2.66, P<0.01). 在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还纳术后并发症方面, 侧侧吻合组和改良端端吻合组发生率分别为5.9%(6/102)、6.9%(7/10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在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中, 能显著加速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还纳手术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临床实践中, 外科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手术耐受性等因素, 合理选择吻合方式, 以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Keywords: 回肠侧侧吻合; 改良回肠功能性端端吻合; 回肠袢式造口; 短期疗效

核心提要: 本文旨在对比一种新的低位直肠癌术后造口还纳术式的疗效: 回肠侧侧与改良功能性端端吻合在回肠袢式造口还纳术中的短期疗效. 发现改良端端吻合能加速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但手术时间长. 研究为临床选择吻合方式提供依据, 对指导外科实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