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1.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09-28; 29(18): 1077-1083
Published online 2021-09-28. doi: 10.11569/wcjd.v29.i18.1077
介入栓塞术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单中心研究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伍燕侠, 李朋
伍燕侠, 李朋,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内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3
伍燕侠, 研究方向为: 急诊内科.
作者贡献分布: 伍燕侠负责文章撰写及修改; 李鹏负责提供部分文献资料.
通讯作者: 伍燕侠, 本科, 副主任医师,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古翠路234号,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内科. dizhi9319799@163.com
收稿日期: 2021-03-24
修回日期: 2021-04-24
接受日期: 2021-08-24
在线出版日期: 2021-09-28
Abstract
背景

介入栓塞术式是当前治疗本病重要手段, 可有效止血, 提高救治成功率, 目前, 介入栓塞术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效果已得到诸多研究者肯定, 但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 加以再出血影响因素众多, 仍有10%-30%患者会发生再出血, 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 且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 故尝试通过单、多因素方式分析本地区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 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在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中应用效果, 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05/020-05我院255例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 均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 统计止血效果、并发症及预后,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255例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4.90%, 并发症发生率为2.75% (7/255); 术后随访30 d发现, 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再出血率为12.81%, 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为再出血组(n = 31)和未再出血组(n = 211); 两组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溃疡史、消化道恶性肿瘤史、Hp阳性、呕血、休克、输血量、血红蛋白(ha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小板计数(PLT)、溃疡位置、溃疡大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发现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溃疡史、Hp阳性、休克、输血量、ANC、BUN、Forrest分级Ⅰa是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预后危险因素, Hb、ALB、PLT是预后保护因素(P<0.05).

结论

介入栓塞术可提高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止血效果, 但再出血发生情况不容乐观, 与输血量、BUN、Hb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议临床做好上述指标监测及干预, 以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改善预后.

Keywords: 消化道溃疡大出血; 老年; 抗血小板药物; 急诊绿色通道内镜; 介入栓塞术

核心提要: 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增加消化道溃疡大出血风险,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介入栓塞术选用明胶海绵栓塞, 能有效避免误栓、错栓等现象, 快速止血, 提高止血成功率. 介入栓塞术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止血有效率, 减少并发症. 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溃疡史、Hp阳性、休克、输血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尿素氮、Forrest分级Ⅰa是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预后危险因素, 可能与溃疡累及较粗血管, 出血量大,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 建议临床做好上述指标监测及干预, 以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