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0-06-29
接受日期: 2020-07-05
在线出版日期: 2020-08-08
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 由于无手术指征, 为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食管支架治疗成为主要姑息治疗方法. 结合许多研究结果可推测: 内放射支架结合普通支架及近距离放疗的优势, 治疗效果更佳.
评价内放射支架(碘125粒子支架)与普通覆膜支架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姑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
应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 PubMed (1989/2020-03)、Web of Science (2000/2020-03)、Wiley Online Library (1992/2020-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2020-03)、万方数据库(1997/2020-03)、维普数据库(2000/2020-03)及手动检索Cochrance图书馆. 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推荐的方法纳入文章, 使用牛津2011年证据水平等级评估对纳入文章进行质量评估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最终纳入10篇文献, 共有943例患者, 其中置入内放射支架有449例, 置入普通覆膜支架有494例. 对1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 内放射支架组比普通覆膜支架组的平均生存期长3.91 mo (95%CI: 1.68-6.13, Z = 3.44, P = 0.0006), 中位生存期长3.12 mo (95%CI: 1.78-4.47, Z = 4.57, P = 0.0001). 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分数在置入支架后1、3 mo内均明显降低(P<0.05), 有统计学差异, 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置入支架后, 内放射支架组与普通覆膜支架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0.89, 95%CI: 0.65-1.21, Z = 0.77, P = 0.44); 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0.80, 95%CI: 0.52-1.22, Z = 1.03, P = 0.30); 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1.16, 95%CI: 0.55-2.43, Z = 0.39, P = 0.70; 支架移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0.66, 95%CI: 0.31-1.38, Z = 1.10, P = 0.27); 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0.61, 95%CI: 0.42-0.87, Z = 3.73, P = 0.006).
内放射支架用于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可延长患者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 且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是在1-3 mo内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及术后疼痛、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的发生率与普通覆膜支架无明显差异.
核心提要: 食管支架是中晚期食管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内放射支架可延长食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 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在1-3 mo内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如疼痛、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与普通覆膜支架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