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0-05-22
接受日期: 2020-05-28
在线出版日期: 2020-06-28
自噬是一个支持营养循环和代谢适应的多步骤溶酶体降解途径, 被认为是一个调节癌症进展的过程. 本研究使用白花丹醌处理大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 探究其对HCC自噬活性影响, 为HCC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探讨白花丹醌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诱导型大鼠HCC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 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机制.
AFB1制作大鼠HCC模型并用白花丹醌干预, 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和自噬细胞的超微结构.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测AK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测肝组织中LC3BⅠ、LC3BⅡ蛋白表达.
AFB1诱癌模型组和白花丹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中多见细胞自噬现象. 与对照组相比, AFB1诱癌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AK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17.013、9.986, 均P<0.001); 2 mg/kg、3 mg/kg白花丹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中AKT1 mRNA 表达明显低于AFB1诱癌模型组(前者t = -2.378、P = 0.030; 后者t = -17.980, P<0.001). 与AFB1诱癌模型组相比, 2 mg/kg白花丹醌、3 mg/kg白花丹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中LC3B-II/I比值均明显升高(前者t = 2.420, P = 0.028; 后者t = 35.136, P<0.001), 大鼠肝组织中LC3B-II/I比值在2 mg/kg白花丹醌和3 mg/kg白花丹醌处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16, P<0.001). 3 mg/kg白花丹醌处理组大鼠肝组织中AKT1 mRNA表达与LC3B-II/I比值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 = -0.611, P = 0.035).
白花丹醌可能通过抑制ATK1表达, 增强大鼠HCC细胞自噬活性.
核心提要: 白花丹醌具抗菌、抗氧化、抗肝损伤、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抗肿瘤作用, 我们的研究显示白花丹醌能有效抑制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癌组织AKT 1表达, 进而推测白花丹醌可能通过抑制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癌组织AKT1表达, 诱导肝细胞癌细胞自噬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