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9.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03-28; 27(6): 408-414
Published online 2019-03-28. doi: 10.11569/wcjd.v27.i6.408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变化研究
蒙丹丽, 梁列新, 陈建红, 宋怀宇
蒙丹丽, 梁列新, 宋怀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
蒙丹丽, 住院医师, 主要从事肝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陈建红, 广西测试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
基金项目: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No. S201313-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课题, No. Z2004002.
作者贡献分布: 蒙丹丽负责病例选择、样本取材、提取及文章撰写; 陈建红负责主要测试实验与临床资料整理; 数据分析由梁列新完成; 课题总体设计、文章修改及审阅由宋怀宇完成.
通讯作者: 宋怀宇, 主任医师,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桃源路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huaiyu_song@sina.com
收稿日期: 2018-11-03
修回日期: 2019-02-10
接受日期: 2019-03-10
在线出版日期: 2019-03-28
Abstract
背景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B-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是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常见类型, 病情进展快, 短期死亡率高. 全身炎症反应是慢加急性肝衰竭重要的机制, 而肠道通透性增加、内毒素移位增加是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 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可减少肠道通透性、参与肝脏能量供应, 可能在ACLF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因此研究ACLF患者的肠道SCFAs水平变化, 可能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

探讨ACLF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肠道SCFAs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25名ACLF患者(病例组)、15名健康者(对照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粪便SCFAs(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及总SCFAs)的水平. 根据病例组是否合并肝性脑病, Child-Pugh分级等不同病情分组, 对SCFAs水平差别进行分析.

结果

ACLF患者肠道丙酸、异戊酸、总SCF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病例组伴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乙酸、丙酸、总SCFAs水平显著低于不伴肝性脑病患者(P<0.05). Child-Pugh C级的患者乙酸水平低于Child-Pugh B级患者(P<0.05).

结论

ACLF患者肠道SCFAs水平下降; 肠道乙酸、丙酸、总SCFAs水平下降, 可能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病; 肠道乙酸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

Keywords: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肠道短链脂肪酸, 肝性脑病, Child-Pugh分级

核心提要: 本文以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 发现ACLF患者肠道丙酸、异戊酸、总短链脂肪酸谱(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水平下降, 而发生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乙酸、丙酸、总SCFAs水平较未发生者下降, SCFAs下降可能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起到一定作用, 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