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7-09-11
接受日期: 2017-10-18
在线出版日期: 2018-02-08
评价不同给药时机及疗程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联合艾普拉唑(Ilaprazole)四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补救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80例H. pylori感染的初治失败患者随机分成4组. A组给予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治疗14 d. B组在A组方案上联用双歧杆菌14 d. C、D组分别在A、B组方案前分别口服双歧杆菌28 d.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4 wk后行C13-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 UBT)记录H. 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251例完成治疗和随访. 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 ITT)分析A、B、C、D组H. pylori根除率依次为: 62.85、71.43、75.71、77.14; 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PP)分析, 各组根除率依次为: 72.13、79.36、84.13、84.38. B、C、D组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 C、D组根除率显著高于B组(P<0.05); C、D组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D组患者治疗完成率分别为: 87.14(61/70)、90.00(63/70)、90.00(63/70)、91.43(64/70). B、C、D组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 D组治疗完成率略高于B、C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D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4.92、10.61、7.46、6.06.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 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 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双歧杆菌能有效提高补救治疗方案的H. pylori根除率,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补救方案中在四联疗法前服用双歧杆菌28 d是最优选择.
核心提要: 当前临床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根除率逐渐下降, 其主要原因与H. pylori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有关. H. pylori根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与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然而鉴于H. pylori培养有较高技术要求, 且敏感性偏低, H. pylori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仍未在临床普及开展. 本研究选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 联合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的艾普拉唑, 与不同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的双歧杆菌的组成多种方案, 通过根除率的比较以确定益生菌使用的最佳用药时机及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