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10-08; 23(28): 4548-4552
Published online 2015-10-08. doi: 10.11569/wcjd.v23.i28.454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食管癌的最佳b值选择及放疗疗效评价
刘辉, 时高峰, 许茜, 李如讯, 贾丽涛, 邵娴
刘辉, 时高峰, 许茜, 贾丽涛, 李如迅,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室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1
邵娴,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1
刘辉, 主管技师, 主要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 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 No. 20130244.
作者贡献分布: 此课题由刘辉与时高峰设计; 时高峰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研究过程由刘辉、许茜、李如迅及贾丽涛共同完成; 数据分析由刘辉与邵娴共同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刘辉完成.
通讯作者: 邵娴, 主治医师,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206号,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liujiayi20080219@126.com
电话: 0311-86095716
收稿日期: 2015-07-06
修回日期: 2015-09-02
接受日期: 2015-09-08
在线出版日期: 2015-10-08
Abstract

目的: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应用于食管癌的最佳b值选择. 并用该b值下的DWI来评价食管癌的放疗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 于放射治疗前1 d及放射治疗结束后1 d分别行磁共振常规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DWI扫描, b值选择为600、800、1000 s/mm2, 比较不同b值下DWI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放疗前后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及病灶长度的变化.

结果: 放射治疗前b值为600、800和1000 s/mm2时, 所测得DWI图像的SNR值分别是11.60±1.50、11.18±1.75、7.15±0.91; 所测得ADC值分别为1.66×10-3±0.49×10-3、1.55×10-3±0.41×10-3、1.39×10-3±0.33×10-3 mm2/s; 在b值为600、800和1000 s/mm2时, 放疗后平均ADC值是2.48×10-3±0.58×10-3、2.16×10-3±0.46×10-3、1.93×10-3±0.35×10-3 mm2/s, 放疗后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 = 0.001). 选择b值为800 s/mm2时的图像, 治疗前后肿瘤病灶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5.43 cm±1.25 cm vs 2.17 cm±0.95 cm, P = 0.001).

结论: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ADC值较放射治疗前显著升高;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病灶的长度较放射治疗前显著缩短; b值取800 s/mm2时所得到的DWI图像及ADC图更利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的评价.

Keywords: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食管癌; 放射疗法; b值选择

核心提示: 本研究探讨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应用于食管癌的最佳b值选择. 结果显示b值取800 s/mm2时所得到的DWI图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更利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的评价. 放射治疗后较放射治疗前ADC值显著升高, 病灶的长度显著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