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line 2013-09-18. doi: 10.11569/wcjd.v21.i26.2702
修回日期: 2013-08-20
接受日期: 2013-09-06
在线出版日期: 2013-09-18
目的: 提高对胆囊切除后引起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细胞影响因素的认识.
方法: 对40例经B超、CT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的患者, 应用胃镜对每一例患者胆囊切除前及切除后3 mo进行检查, 观察幽门口胆汁反流程度及十二指肠球部胆汁存留程度, 同时使用活检钳在胃窦部钳取胃黏膜做细胞组织学检查; 此后, 每年进行1次复查, 连续3年, 观察胆汁反流程度及胃黏膜细胞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1)胆囊切除前、后胃幽门口无胆汁反流患者的比例由65%降低至7.5%, 减少57.5%; 有少量反流的患者由术前的27.5%降低至15%, 减少12.5%; 有中量反流的患者由术前的7.5%增加至55%, 增加47.5%; 在术前无大量胆汁反流现象的患者, 术后出现了占比例22.5%的大量胆汁反流现象的患者, 增加率为100%; (2)十二指肠球部胆汁存留程度在胆囊切除前后比例发生显著变化: 有少量胆汁存留的患者由术前的80%降低至10%, 减少70%; 有中量存留的患者由术前的20%增加至67.5%, 增加57.5%; 术前无胆汁大量存留的患者, 出现了22.5%比例的胆汁存留现象的患者, 增加率为100%; (3)胃窦黏膜细胞在胆囊切除前、后组织病理学发生明显变化: 胃窦黏膜细胞发生肠化生的患者由胆囊切除前的7.5%增加至胆囊切除后的62.5%, 增加率45%; 不典型增生由胆囊切除前的5%增加至45%, 增加率40%.
结论: 胆囊切除后, 胆汁反流明显增加, 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逐渐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改变等胃黏膜多阶段病变发生及发展.
核心提示: 本文对经B超、CT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的患者, 应用胃镜对每一例患者胆囊切除前及切除后进行检查, 观察幽门口胆汁反流程度及十二指肠球部胆汁存留程度, 同时使用活检钳在胃窦部钳取胃黏膜做细胞组织学检查, 观察胆汁反流程度及胃黏膜细胞组织病理学变化. 提高对胆囊切除后引起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细胞影响因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