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1.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钱火辉, 蒙珊,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11
朱永苹,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11
齐国豪, 赵星星,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11
钱火辉, 副主任中医师, 主要从事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
作者贡献分布: 钱火辉与朱永苹对此文所作贡献均等; 此研究由钱火辉、朱永苹及蒙珊设计; 研究过程由钱火辉、朱永苹、蒙珊、齐国豪及赵星星操作完成; 数据分析由齐国豪与赵星星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钱火辉、朱永苹及蒙珊完成.
通讯作者: 钱火辉, 副教授, 530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华东路10号,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 327664246@qq.com
收稿日期: 2010-10-31
修回日期: 2010-12-03
接受日期: 2010-12-07
在线出版日期: 2011-01-28
修回日期: 2010-12-03
接受日期: 2010-12-07
在线出版日期: 2011-01-28
Abstract
目的: 客观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设计, 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D-IBS患者, 按1∶1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60例. 治疗组予针刺结合得舒特处理; 对照组予假针刺结合得舒特处理, 连续4 wk. 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及4 wk两组患者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等症状变化, 应用ELISA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
结果: 从总体疗效分析,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6% vs 76%). 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部不适及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 经统计学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32±0.17 vs 3.37±0.49, P = 0.000; 0.95±0.06 vs 3.34±0.24, P = 0.000; 0.48±0.15 vs 3.64±0.78, P = 0.000).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浆VIP表达均呈上升趋势, VIP变化无明显差异(P = 0.891); 治疗后, 治疗组血浆VIP表达呈下降趋势,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2.72 μg/L±12.78 μg/L vs 105.12 μg/L±21.01 μg/L, P = 0.000). 对照组治疗后血浆VIP表达未见明显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P = 1.000).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VIP变化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42.72 μg/L±12.78 μg/L vs 102.72 μg/L±21.23 μg/L, P = 0.000).
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影响VIP的释放, 调节内脏敏感性, 发挥缓解腹痛、腹部不适, 改善大便性状的效应.
Keywords: 针刺; 得舒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