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0.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0-28; 18(30): 3195-3199
Published online 2010-10-28. doi: 10.11569/wcjd.v18.i30.319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2在大肠癌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刘铁权, 孙明军, 魏敏杰
刘铁权, 孙明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诊治科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1
魏敏杰,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1
刘铁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诊治科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大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
基金项目: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922511-2; No. 2007225017.
作者贡献分布: 本课题由刘铁权、孙明军及魏敏杰共同设计; 实验部分及数据整理分析由刘铁权完成; 论文写作由刘铁权与孙明军完成.
通讯作者: 孙明军, 教授,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诊治科. smjmw@sina.com
电话: 024-83282108
收稿日期: 2010-07-15
修回日期: 2010-08-22
接受日期: 2010-08-31
在线出版日期: 2010-10-28
Abstract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在大肠正常组织、腺瘤、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可能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DAC1和HDAC2在正常大肠组织、腺瘤、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通过计算染色指数(SI), 评估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HDAC1和HDAC2在正常组织表达明显低于腺瘤及癌组织(14.3±9.3 vs 22.4±12.4, 22.8±8.5; 5.6±3.3, 12.3±4.2 vs 16.2±9.7, 均P<0.05). HDAC2在三者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 直径≥5 cm的癌组织HDAC1的表达高于<5 cm的癌组织(25.1±8.2 vs 20.4±8.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DAC1和HDAC2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两者共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可能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Keywords: 大肠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