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online 2010-08-28. doi: 10.11569/wcjd.v18.i24.2545
修回日期: 2010-07-08
接受日期: 2010-07-21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8-28
目的: 探讨E-钙粘蛋白(E-cad)在大肠癌转移淋巴结中的再表达机制及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Western blot, 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联合检测32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相应转移淋巴结中E-cad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大肠癌原发灶中E-cad的异常表达率为90.6%(29/32). 在转移淋巴结中, 37.5%(12/32)E-cad再表达阳性, 其中在高中分化、低分化腺癌E-cad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6%(10/18)、14.3%(2/14), 差异显著(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cad蛋白相对强度高于原发癌组织(P<0.05), 但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 在转移淋巴结中, E-cad在高中分化、低分化腺癌蛋白相对强度分别为28-127(98.56±36.09)、11-62(66.21±29.74), 差异显著(P<0.05). 管状及乳头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蛋白相对强度高于黏液腺癌转移淋巴结(P<0.05). RT-PCR结果显示: 大肠癌原发灶E-cad mRNA表达量相对值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的表达量(0.733±0.009 vs 0.796±0.016, P<0.05); 大肠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 mRNA表达量相对值明显高于在大肠癌原发灶的表达量(0.739±0.010 vs 0.733±0.009, P<0.05), 但低于正常大肠黏膜表达量(P<0.05). 高中分化腺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 mRNA表达量相对值高于低分化腺癌转移淋巴结(P<0.05), 管状及乳头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中E-cad mRNA表达量高于黏液腺癌转移淋巴结(P<0.05).
结论: 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cad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 这种特征可能使其成为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