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0.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08-18; 18(23): 2491-2495
Published online 2010-08-18. doi: 10.11569/wcjd.v18.i23.2491
Published online 2010-08-18. doi: 10.11569/wcjd.v18.i23.2491
几种常见根治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评价
高明太, 刘登瑞, 陈健, 赵成基, 孙学强, 李乐, 靳曙光, 赵玉元,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强锦辉,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
雷军强,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周永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基金项目: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No. BS2008-05; 甘肃省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No. 0805TCYA023.
作者贡献分布: 此课题由高明太设计; 研究过程由高明太及刘登瑞操作完成; 研究所用分析工具由陈健、赵成基、孙学强、李乐、靳曙光、强锦辉、雷军强、周永宁及赵玉元提供; 数据分析由刘登瑞与高明太完成; 本论文写作由刘登瑞与高明太完成.
通讯作者: 高明太,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gaomingtai@hotmail.com
电话: 0931-8625200-6865
收稿日期: 2010-04-29
修回日期: 2010-07-10
接受日期: 2010-07-21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8-18
修回日期: 2010-07-10
接受日期: 2010-07-21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8-18
Abstract
目的: 评估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有效性及预后.
方法: 对1992-06/2008-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肛门改良Soave术、改良Swenson术及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2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3 mo、6 mo、2年的排便功能进行随访. 对不同随访时间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手术切除长度及肛门直肠测压、钡灌肠进行比较.
结果: 经肛门改良Soave术远期排便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后两者(23.8% vs 46.7%, 40.8%, 均P<0.05), 且发生时间均早于后两者(均P<0.05), 而后两者之间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切除长度≤35 cm时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后两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后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切除长度>35 cm时三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手术方式与直肠测压结果、钡灌肠肛管长度在术后2年无相关性, 但改良Soave术后2年直肠肛管角小于后两者(均P<0.05).
结论: 经肛门改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有效性高于其他两组; 手术切除肠段长度越长, 排便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越高; 耻骨直肠肌或肛门括约肌在远期排便功能控制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Keywords: 先天性巨结肠病; 外科手术; 远期排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