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05-12-05
接受日期: 2005-12-19
在线出版日期: 2006-02-08
目的: 研究趋化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ion protein-1α, MIP-1α)在外周血中快速动员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 并荷载小鼠前胃癌(MFC)抗原后, 其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方法: B6小鼠尾静脉注射MIP-1α, 分选出外周血B220-CD11c+细胞, 以GM-CSF、IL-4及 mTNF-α培养5-6 d, 检测其表型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B220-CD11c+细胞荷载MFC抗原后制备成DC疫苗, 经皮下回输MFC荷瘤小鼠, 观察小鼠瘤体生长和存活时间, 检测其体内抗肿瘤效应. 未荷载肿瘤抗原的MIP-1α动员的胃癌DC疫苗、MFC肿瘤可溶性抗原和PBS缓冲液作为对照.
结果: MIP-1α注射B6小鼠4 h后外周血中B220-CD11c+细胞即升高, 48 h达到高峰, 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13.7%±0.8%. 新鲜分离的B220-CD11c+细胞不具有成熟DC的特征, 经过细胞因子培养的B220-CD11c+细胞具有典型的DC表面标志, 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具有极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 当荷载 MFC抗原后制成的DC疫苗皮下回输MFC荷瘤小鼠后, 观察至第27天, MIP-1α动员的胃癌DC疫苗和骨髓源性的胃癌DC疫苗实验组小鼠的瘤体大小分别为(2.7±0.6) cm3和(2.8±0.8) cm3, 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对照组小鼠瘤体迅速生长, 瘤体大小分别为23.7±1.7 cm3、26.4±1.9 cm3和31.2±2.2 cm3,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此外, 对照组小鼠在荷瘤后25 d内全部死亡, 而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期则明显延长, 且治疗组小鼠在无瘤存活35 d后, 再次接受MFC细胞冲击, 继续观察小鼠至60 d仍存活,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注射MIP-1α可以直接快速动员B220-CD11c+ DC前体细胞进入小鼠外周血, 这些DC前体细胞荷载MFC抗原后制成的胃癌DC疫苗, 可激活机体T细胞, 产生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