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6.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0-08; 14(28): 2753-2758
Published online 2006-10-08. doi: 10.11569/wcjd.v14.i28.2753
Published online 2006-10-08. doi: 10.11569/wcjd.v14.i28.2753
肠毒素大肠杆菌攻毒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疫苗候选株保护效果的评价
张兆山, 李淑琴, 王令春, 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市 100071
王志斌, 姜普林, 曾年华, 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7
李燕, 熊仕秋,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89
王志斌, 199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 学位学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流行病学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 , No. 2004AA215212 .
通讯作者: 张兆山,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 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zhangzs@nic.bmi.ac.cn
电话: 010-66948834 传真: 010-63833521
收稿日期: 2006-07-25
修回日期: 2006-08-01
接受日期: 2006-08-10
在线出版日期: 2006-10-08
修回日期: 2006-08-01
接受日期: 2006-08-10
在线出版日期: 2006-10-08
Abstract
目的: 建立肠毒素大肠杆菌攻毒小鼠模型以及应用模型对疫苗候选株免疫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通过鼻饲半数致死量(LD50)肠毒素大肠杆菌E44813, E44815和E11881A观察小鼠肺病理学变化、肺部细菌清除情况变化, 建立肠毒素大肠杆菌鼻饲小鼠模型; 应用鼻饲小鼠模型观察疫苗候选株FE1, FE3, FE6保护效果.
结果: 鼻饲LD50剂量肠毒素大肠杆菌小鼠的病理特征是肺组织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为多病灶支气管肺炎, 肺部细菌清除缓慢, 至第7天仍能检测到105数量级的细菌. 应用疫苗候选株免疫后进行攻毒, 小鼠没有发病和死亡, 病理特征主要是淋巴细胞少量增多, 肺部细菌清除迅速, 至第7天已检测不到细菌, 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0 CFU/g vs 6.2×105, 5.4×105, 2.3×105 CFU/g, P<0.05).
结论: 肠毒素大肠杆菌鼻饲小鼠模型能够为疫苗筛选和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 同时也证实了疫苗候选株FE1, FE3, FE6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Keywords: 肠毒素大肠杆菌; 攻毒实验; 小鼠模型; 疫苗菌株; 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