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快报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2-01; 13(3): 392-394
Published online 2005-02-01. doi: 10.11569/wcjd.v13.i3.392
补脾方药血清对离体脾虚大鼠壁细胞胞内[Ca2+]i的影响
隋峰, 王汝俊, 王建华, 杜群, 巫燕丽
隋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
王汝俊, 王建华, 杜群, 巫燕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271650.
通讯作者: 王汝俊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piweiyaol@gzhtcm.edu.cn
电话: 020-36585555 传真: 020-36586563
收稿日期: 2004-11-18
修回日期: 2004-12-02
接受日期: 2004-12-08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2-01
Abstract

目的: 探讨脾虚状态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补脾方药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分离后的大鼠壁细胞在体外给药, 并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细胞, 使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静息状态下壁细胞内的[Ca2+]i及胃泌素负荷后[Ca2+]i动态变化情况.

结果: 静息状态下, 脾虚模型组大鼠壁细胞胞内[Ca2+]i(64.32±12.82)明显低于正常组(76.64±14.21)(P<0.05), 加入胃泌素(终浓度100 nM)后, 胞内[Ca2+]i的增高幅度模型组(13.43±2.70)明显大于正常组(9.80±2.12)(P<0.01); 脾虚大鼠经补脾方药血清作用后各组的静息状态下[Ca2+]i均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 胃泌素刺激后胞内[Ca2+]i的增高幅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其中党参治疗组的增高幅度(11.13±2.46)与模型组(13.43±2.70)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脾虚大鼠壁细胞胞内静息状态下[Ca2+]i降低和胃泌素刺激后胞内[Ca2+]i的异常变化可能是脾虚证病理机制之一, Ca2+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参与了脾虚证的形成.

Keywords: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