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07-15; 11(7): 888-896
Published online 2003-07-15. doi: 10.11569/wcjd.v11.i7.888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反式调节机制
成军
成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39
成军, 男, 1963-08-17生, 山东省淄博市人, 汉族. 198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 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军医进修学院, 获传染病学硕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 获传染病学博士学位, 1994-11-17/1997-12-01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临床免疫与传染病科完成博士后研究, 教授, 主任医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全国常委、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 目前从事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医疗工作和基础研究工作, 学术研究方向是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已出版专著5部, 发表论文及综述300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No. C39970674, No.C03011402, 军队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 No.98H038.
通讯作者: 成军, 100039, 北京市西四环中路10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cj@genetherapy.com.cn
电话: 010-66933391 传真: 010-63801283
收稿日期: 2003-01-13
修回日期: 2003-01-20
接受日期: 2003-02-18
在线出版日期: 2003-07-15
Abstract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涉及到复杂的反式调节(trans-regulation)机制. 肝炎病毒的反式调节机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肝炎病毒蛋白对于肝细胞基因组表达调节的反式调节, 即肝炎病毒蛋白与肝细胞基因组启动子DNA结合, 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是肝细胞蛋白对于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反式调节. 肝炎病毒属于简单的生物类型, 要完成其生活周期, 必须借助于肝细胞中的蛋白成分, 肝细胞中特有的一些蛋白成分, 与肝炎病毒基因组DNA/RNA结合, 对于肝炎病毒基因表达进行调节, 这也是决定肝炎病毒嗜肝特性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三方面是肝炎病毒蛋白对于肝炎病毒基因组表达的反式调节. 这是所有病毒复制和表达调节的一般机制. 关于肝炎病毒反式调节机制的研究, 主要是阐明肝炎病毒为何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和表达处于最佳状态, 阐明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 有助于据此设计新型的抗肝炎病毒的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Keywords: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