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04-15; 11(4): 426-429
Published online 2003-04-15. doi: 10.11569/wcjd.v11.i4.426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BcAg肝细胞结合蛋白基因
陆荫英, 王琳, 成军, 李克, 刘妍, 张玲霞
陆荫英, 王琳, 成军, 李克, 刘妍, 张玲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9
陆荫英, 女, 1973-08-27生, 贵州省贵阳市人, 汉族, 博士生,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 成军, 100039, 北京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cj@genetherapy.com.cn
电话: 010-66933392 传真: 010-63801283
收稿日期: 2002-10-29
修回日期: 2002-11-15
接受日期: 2002-11-28
在线出版日期: 2003-04-15
Abstract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HBcAg)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可同时存在于胞质和胞核中, 对HBV的装配和激发光免疫应答起关键作用, 为研究其具体作用.筛选并克隆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HBc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

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cAg基因, 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 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 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 PCR从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 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成功克隆出HBc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 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Ade-His)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16个, 其中含金属硫蛋白A2基因的菌落有2个、未知基因4个、补体8α基因1个、 NAD(P)H脱氢酶亚基1个、维甲酸受体应答元件2基因1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1个、细胞色素b基因1个、DAZ相关蛋白2基因2个、线粒体核蛋白L41基因2个、人血白蛋白基因1个.

结论

成功克隆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结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HBcAg在病毒装配、损害肝细胞、感染致病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Keywords: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