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02-08; 31(3): 85-91
在线出版 2023-02-08. doi: 10.11569/wcjd.v31.i3.85
图1
图1 circRNA的形成、分类及其相关角色功能. (A)内含子circRNA: 当一个或多个内含子在不受脱支酶介导的线性化的情况下可保持环状形态, 从而产生内含子circRNA[5]; (B)外显子circRNA: 在细胞核或线粒体中由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组成[6]; (C)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 当外显子circRNA保留部分内含子序列的条件下便可形成[7]; (D)tRNA内含子circRNA: 由tRNA前体剪接后形成[8]; (E)Readthrough circRNA: 是转录终止失败而得到的产物, 包含来自相邻基因中的外显子[9]; (F)融合circRNA: 发生于染色体易位过程中, 包含来自两个远距离基因中的外显子[9]. (1)miRNA海绵: 与相应的miRNA吸附结合影响下游信号通路; (2)蛋白质海绵: 与蛋白质结合影响其功能及活性; (3)调控基因表达: 通过与U1核内小核糖核蛋白结合, 调节RNA聚合酶Ⅱ的活性, 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 (4)蛋白质支架: 作为支架来增强酶反应动力学; (5)翻译模板: 可编码特殊的多肽或蛋白并具备相关生物学功能. Intron: 内含子; Exon: 外显子; mRNA: 信使核糖核酸; Pre-mRNA: 信使核糖核酸前体; RBPs: 核糖核酸结合蛋白; Pre-tRNA: 转运核糖核酸前体; ciRNA: 内含子环状核糖核酸; EcircRNA: 外显子环状核糖核酸; EIcircRNA: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核糖核酸; tRNA: 转运核糖核酸; tricRNA: 转运核糖核酸内含子环状核糖核酸; rt-circRNA: Readthrough环状核糖核酸; f-circRNA: 融合环状核糖核酸; miRNA: 微小核糖核酸; U1 snRNP: U1核内小核糖核蛋白; Pol Ⅱ: RNA聚合酶Ⅱ.

引文著录: 吴雨林, 楼晓军, 范依静. circRNA影响胃癌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 31(3): 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