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G is committed to discovery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龚泽茂参加2019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
Browse: 2088  |   Download: 0  |   Issue Date: 2019-12-26

栏目:会议纪要

作者:龚泽茂,编辑部主任

审读:马连生

会议名称:2019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GIGIS-2019)

会议日期:2019年 5月 10日至 11日

会议地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龚泽茂参加2019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

 

摘要

2019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Guangzhou International GI Summit ,GIGIS 2019)于2019年5月10至1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会议秉承“聚焦消化前沿,引领临床实践”的宗旨,主题主要包含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及动力障碍性疾病、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还首次纳入了肝脏疾病、胰腺疾病及内镜新技术等内容;同时,会议内容将涉及基础和临床最新研究进展及最新发布的国内、国际指南。大会不仅聚集了国内消化领域的领军人物,还邀请美国、欧洲、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知名专家到会进行交流,以期给大家带来本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我有幸代表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编辑部参加本次会议,聆听消化领域最新研究热点与难点。大会现场共发出45封约稿信函,并与多位与会专家交流有关WJG办刊的优缺点。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动力障碍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会议;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广州

 

1 大会简介

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Guangzhou International GI Summit,GIGIS)是我国在消化学界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GIGIS创办九年来,始终紧跟国际消化领域最新学术进展,为国内消化专家搭建与国际著名学者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于2019年5月10至1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会议秉承“聚焦消化前沿,引领临床实践”的宗旨,主题不仅包含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及动力障碍性疾病、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还首次纳入了肝脏疾病、胰腺疾病及内镜新技术等内容;同时,会议内容将涉及基础和临床最新研究进展及最新发布的国内、国际指南。大会特邀了美国、欧洲、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知名专家到会进行交流。

 

2 参会

5月10日上午12点,我顺利抵达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会议注册,领取了会议入场胸牌和会议资料。然后办理入住,休息片刻准备下午的会议。

  下午两点整,在岭南大会堂正式拉开此次会议的帷幕。首先,大会主席陈旻湖教授致辞,欢迎全国各路同仁前来参会(图1)。然后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相关报告主题及目标。最后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广州,并建议大家会议之余领略当地的美食,游览名胜古迹等。

图1 大会主席陈旻湖教授致辞。

大约两点二十,在岭南大会堂主会场开始各专家的精彩报告。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沈祖尧教授,有关GI精准医学的意义,强调了精准医学在消化系统疾病上诊断,治疗的重要作用(图2A)。于君教授就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肿瘤形成关系做了报告,分享了近几年他们团队取得的进展(图2B)。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Jan Tack教授结合自己在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研究,分享了当前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热点,对该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医师有重大帮助和启发(图2C)。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旻湖教授就IBD当前药物治疗进展做了回顾,为广大青年医师在该疾病的治疗用药及药物临床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A


B


C

图2 沈祖尧教授(A),于君教授(B)和Jan Tack教授(C)做大会报告。

晚餐结束后,由《中华消化杂志》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袁耀宗老先生为我们讲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报告朴实无华,却又句句受用,赢得在座同行的阵阵掌声。会后,有幸与老先生聊了片刻,提到WJG,他赞不绝口,并要我代其向马总问好。希望我们能做大做强,继续为广大消化医师和科研工作者服务(图3)。

图3 与《中华消化杂志》主编袁耀宗教授合影。

次日,主要以卫星会为主,分别在深圳厅、汕头厅、佛山厅、湛江厅、茂名厅等会议室举行。会议主题较多,听取部分报告内容。大厅外布满展台,是一些知名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赞助商。他们利用茶歇时间,宣传各自的展品,其中一套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吸引了诸多人的目光并前去围观(图4)。该系统能够对人体胃部进行精确检查,创造了“不插管做胃镜”的全新检查模式,为百姓带来舒适化、系统化、全方位的精确胃部检查,能大幅提高中国早癌检出率。

图4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展销会现场。

在汕头厅,遇到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主编刘占举教授,听取他有关先天免疫在IBD发病中的作用的报告,旨在从免疫学角度阐述IBD的发病机制。会后与他交流了WJG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办刊情况,并就期刊今后的发展向他寻求了建议(图5)。刘教授指出,WJG期刊发展态势良好,需要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期刊发展,希望我们就期刊新的版面做出完善。另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需要重新确立定位,争取进入更多数据库,这样才能确保优质稿源不会流失,他也答应会利用闲暇时间多为期刊约稿,撰稿,以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能重塑在消化界中文期刊的地位。

图5 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主编刘占举教授合影。

晚八时许,此次大会宣布闭幕,至此,2019广州国际消化高峰论坛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虽时间紧促,但内容精彩,是一次消化界同行交流的盛宴。就个人而言,作为一名编辑,深感责任与使命,需要更好地工作为众多科研工作者服务,使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也要为更多读者服务,使他们更快地获取新进的研究结果,开展新的研究。

 

3 暇游

参会之余,我游览了广州一些景点(图6),首先去了沙面大街,这里在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沦为英、法租界。现在仍保留了当时的部分建筑。傍晚时分,参观了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塔,暮色里,随着灯光变化,炫目多彩。夜色中的广州,更是美不胜收,隔江观望,波光粼粼,映照城中盛世万象。也印在我心头,一段成长的记忆。

A                      B

C

图6 沙面大街教堂(A),广州塔(B)和珠江夜色(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