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G is committed to discovery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Blog Content
Blog Title
杨晓虹谈学术出版的那些事
Blog Type Reprint
Blog Authors Lian-Sheng Ma
Issue Date 2016-08-03 00:10
Reader Metrics
0% (0)
0% (0)
0% (0)
0% (0)
0% (0)
Browse: 2727  |   Download: 0  |   Comment: 1
Wailea Ma
Original:  6 Reprint:  49

来源:2016-07-19知社学术圈,见:http://oicwx.com/detail/1083717

近日,知社学术圈对《Cancer Cell》常务副主编、细胞出版社 (Cell Press) 中国及亚太地区代表杨晓虹作了一次深度专访。作为Cell Press连接中美的纽带人物,杨女士就学术出版、学术争议、作者服务、新媒体等多方面介绍了她的看法。请随我们一起走近杨晓虹。










图1 Cancer Cell副主编杨晓虹。


关于Cell Press

Q: 请简单介绍一下Cell Press

Cell Press (细胞出版社) Cell的创办人兼首任主编Benjamin Lewin博士于1986年在美国剑桥市组建的。1974年,当时尚在MIT Press工作的Lewin博士怀着要打造一本journal of exciting biology (发表能激动人心的生物学发现的期刊) 的抱负创办了Cell1986年,Lewin博士从MIT Press买下Cell的版权并成立Cell Press,一个以创建高水平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出版物为宗旨的全新的出版社。此后的十多年间,Cell Press陆续创办了Neuron, Immunity, Molecular Cell等子刊。1998年,总部位于荷兰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收购了Cell Press。目前Cell Press出版发行30多个子刊,同时还有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办刊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Cell Press与中国本土期刊《分子植物》的合作。《分子植物》是由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杂志,成立6年后与Cell Press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Cell Press的合作期刊,进入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出版和发行渠道,这也是细胞出版社在亚洲的第一本合作期刊。

Q: Cell Press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我想可以简单提几点:编辑部敏锐的触觉和专业精神、严格的质量把关、标准化的快速出版流程。

另外不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看来很多可能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几十年前,我们的不少创新在当时可谓是开创了先河,比如:

• 上世纪70年代,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的科学论文都是短文形式,而Cell开创了长文模式,给予科学家足够的空间来阐述复杂的科学研究的故事 (但决不是要求大家非要把文章写得很长不可)

•   允许放大图和组图 (每幅图可以有多个面板),改良读者的阅读体验及增加可视数据的容量;

•  论文处理程序化。很长一段时间,作者与编辑部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邮寄的方式,论文从提交到发表的过程繁琐冗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用计算机处理论文 (类似于如今的Editorial Manager等处理系统的前身) 也是由Cell的首任主编Lewin博士开始的,他甚至为此亲自写编码,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Q: Cell期刊和子刊的定位是怎样的?

Cell及子刊的编辑部对各自期刊的定位都很清晰,比如覆盖什么不覆盖什么,对质量的要求如何,而且我们的所有编辑部都是彼此独立的。我们也特别看重与作者群的紧密互动,让作者能充分了解Cell及子刊的Aim and Scope,同时也帮助期刊编辑能更深入的了解读者及作者的需求。虽然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的标准之一,但我们并不赞成以影响因子作为衡量学者工作的唯一指标。从我们的角度,盲目追求影响因子对学者工作的鉴定也不合适。

 

关于中国学术出版

Q: Cell Press对于中国学术出版的态度是什么?

对于中国不断进步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发展以及庞大的学术出版市场,Cell Press很感兴趣,我们也在大力推动出版社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渠道和机会。当然,我们本身也在求发展,比如我们刚推出了一本纯化学期刊—Chem,这符合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也是Cell Press第一次走出生命科学领域。

我们深感荣幸的是中国学者对Cell及各子刊一直都很重视,中国的投稿和发表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在学科方面,中国在化学、材料等一些领域我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生命科学领域,一些传统研究,因为欧美积累多年,中国在这方面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欧美国家可能还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中国后发制人,在重点项目上大力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Q: 能否介绍一下Cell Press在大中华区的战略?

•   利用访问、会议、特刊出版、新兴媒体工具等加强与科学家、科研管理人员、作者、编委及审稿人等的互动交流,促进科学工作者之间在国内及全世界范围的合作,提升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   通过举办讲座和媒体宣传包括各种新型媒体,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对Cell和我们的其他刊物有全面认识,同时鼓励作者投稿前对编辑部、期刊范围及要求、审阅流程和可能碰到的问题等有所清晰的认识。

 

关于出版流程和作者服务

Q: 介绍一下Cell出版的模式或特点?

和大部分杂志聘用在职科研人员作为期刊编辑的做法不同,Cell及子刊均采用全职in-house编辑的模式进行运作。我们也考虑将来在中国建立编辑部,让更多的作者得到更亲切,更及时的服务。而一个出色的学术编辑,本身也需要具备强的科研能力和辨识能力,能够对行业及新技术有准确的判断力,并且不断地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加强自身的完善。学术编辑同时必须具有良好的写作沟通技能、组织和决断能力以及people skills

Q: 很多作者会担心文章评审过程中idea外泄,如何避免这种问题?

我们所有期刊都对作者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确保同行评议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能降到最低。比如在论文的同行评议时,如果作者担心少数同行或竞争者有可能提供非客观评价,那么完全有权也应该选择避开他们作为审稿人。编辑部也会对审稿人强调职业操守,并对审稿人的论文发表进行一定的跟进。如果我们发现某审稿人有利用评审之机剽窃作者论文的嫌疑,我们将不会再邀请他审稿。如果作者依然担心论文的idea被同行剽窃或论文的发表落后于竞争对手,可以与编辑部积极沟通,如果稿件的质量没有问题,我们会在同行审议后尽快发表这篇文章,以保护作者。

Q: 互联网络对学术出版已经造成一些冲击,对于现在的预印本网站,有什么看法和应对?

我们很理解有些作者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希望快速地将工作公开呈现出来,这很正常。不过对于一项工作的最终评价来说,我觉得同行评议这个环节还是重要和必要的。我们也在努力加快评审周期和效率,这不仅是帮助作者,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尽早将好文章发布出来。在这点上,我们和作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关于学术争议

Q: 如何看待存在争议的学术问题?

新的敏感技术会反映出不同国家对伦理和人文的不同看法,比如基因编辑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编辑部会遵循国际标准,同时尊重当地伦理委员会的判断。面对争议,我们会谨慎处理。至于文化、语言差异带来的对同一表述的不同理解,这是所有英语非母语、非西方等国家的科研学者都要积极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问题。编辑部需要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加深对非英语母语国家等文化的了解,中国学者也可以积极争取话语权。

 

关于新媒体

Q: 对于知社新锐科技人物评选怎么看?对于新媒体有什么建议?

知社立足于年轻学者,给予青年科学家走到台前的机会,对他们,甚至整个科研圈都是很好的促进。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不能单纯依靠比如CNS的论文发表来衡量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热门领域会有更多机会可以把文章发表在这一类期刊上,但是在关注度不高或者比较特殊的领域,比如一些基础研究、临床医学领域,发表在这一类期刊的机会可能很少,但这完全不等于工作不重要或者水平不够高。所以应该鼓励多渠道的遴选机制,在热点领域和基础研究等领域间找到好的平衡点。

目前中国的科研,资源比较集中,但是很多其他学校也有机会做出优秀的科学突破。英雄不问出处,中国可以鼓励更多学校、更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另外很多本土科研人员,虽然可能缺乏海归经历,但如果能给予他们一个很好的平台,配合学术交流的日益发达同步,在国内受到最好的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想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好的科学,最终都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科学的公信力也需要小心维护,这样好的科学才能走得更远,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科学传播不能盲目夸大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影响。同一个科研成果,公众和科研同行的传播应该是两种方式,需要把握好传播的尺度。科研类媒体,在传递正确信息的同时,需要起到教育公众的作用,提高公众对科学新闻的理解和分辨能力。

 

关于个人经历与感想

我本身是学术研究出身,在美国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教育,转行进入出版行业,角色转变了,视野的广度和深度也转变了。原来只需要埋头于自己所研究的内容,现在面临的是整个大领域的不同研究方向。我很庆幸能在Cell Press这样世界顶级的科技出版社得到锻炼。加入Cell Press和《Cancer Cell》的这八年来,我一直希望能促进出版社在中国的发展,也希望能通过Cell  Press这个平台加速中国的科研进步和水平提升,为中国的发展出一份力。很高兴看到《Cell》、《Cancer Cell》、《Immunity》等Cell Press的各个期刊在中国的认可度都越来越高,我们也和国内多个科研院所和单位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合作,未来的计划就是尽自己的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

All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