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1.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11-08; 29(21): 1248-1253
在线出版 2021-11-08. doi: 10.11569/wcjd.v29.i21.1248
在线出版 2021-11-08. doi: 10.11569/wcjd.v29.i21.1248
伏诺拉生 | PPIs | |
吸收分布 | pKa值为9.3, 分泌小管中的浓度是血液中浓度的一亿倍 | pKa值范围为3.8-5.0, 分泌小管中浓度是血液中浓度的一千倍 |
酸稳定性 | 胃酸环境下稳定, 无需做成肠溶制剂 | 容易被胃酸破坏, 需做成肠溶制剂 |
前体药物 | 否, 无需酸活化 | 是, 需要酸活化 |
作用机制 | 直接地、可逆性地通过离子键与钾离子竞争质子泵上的结合位点 | 经转化后, 具有活性的次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不可逆性共价结合 |
结合的质子泵 | 激活泵; 静息泵 | 激活泵 |
半衰期 | 5.7-8.8 h | 1-2 h |
基因多态性 | 主要通过肝微粒体酶CYP3A4代谢, 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 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
治疗及预防剂量 | 标准口服治疗剂量: 20 mg, 每日一次 | 标准口服治疗剂量: 奥美拉唑 20 mg; 兰索拉唑 30 mg;雷贝拉唑 10 mg; 艾司奥美拉唑 40 mg; 泮托拉唑 40 mg, 每日一次 |
预防复发维持治疗: 10 mg, 每日一次 | 预防复发维持治疗: 标准剂量减半, 每日一次 | |
推荐服药时间 | 任何时间都可以, 不受餐食影响 | 推荐餐前30-60 min服用 |
起效时间 | 首剂迅速到达最大的抑酸效果, 作用稳定 | 达到稳定的抑酸效果需要3-5 d |
指南推荐 | 治疗GERD首选治疗药物, 疗程为4-8 wk | 治疗GERD首选治疗药物, 疗程为4-8 wk |
Ashida[19] | Ashida[20] | Xiao[21] | |
国家 | 日本 | 日本 | 中国 |
发表年份 | 2015 | 2016 | 2020 |
研究设计 | 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纳入人数 | 294 | 404 | 468 |
伏诺拉生剂量及频次 | 20 mg, 每日一次(n = 154) | 20 mg, 每日一次(n = 205) | 20 mg, 每日一次(n = 238) |
兰索拉唑剂量及频次 | 30 mg, 每日一次(n = 140) | 30 mg, 每日一次(n = 199) | 30 mg, 每日一次(n = 230) |
患者在2、4、8 wk的总体黏膜愈合率 | 伏诺拉生: 93.8%、94.4%、96.6% | 伏诺拉生: 90.7%、96.6%、99.0% | 伏诺拉生: 75.0%、85.3%、92.4% |
兰索拉唑: 88.6%、93.2%、95.5% | 兰索拉唑: 81.9%、92.5%、95.5% | 兰索拉唑: 67.8%、83.5%、91.3% | |
LA C/D患者在2、4、8 wk的黏膜愈合率 | 伏诺拉生: 96.0%、100.0%、100.0% | 伏诺拉生: 88.0%、96.0%、98.7% | 伏诺拉生: 62.2%、73.3%、84.0% |
兰索拉唑: 82.6%、87.0%、93.5% | 兰索拉唑: 63.9%、80.6%、87.5% | 兰索拉唑: 51.5%、67.2%、80.6% |
引文著录: 许文涛, 许向波, 任天舒, 祁兴顺. 伏诺拉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 29(21): 1248-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