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5-15; 13(10): 1210-1215
在线出版 2005-05-15. doi: 10.11569/wcjd.v13.i10.1210
表1 旅行者腹泻(DT)的主要病原体
细菌
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属(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黏附-积聚性大肠杆菌)
志贺菌属(志贺、福氏、宋内、鲍氏痢疾杆菌)
沙门菌属(伤寒杆菌、鼠伤寒沙门杆菌)
耶尔森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爱德华菌属(缓慢爱德华菌)
弧菌科:弧菌属(霍乱弧菌, 包括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血清型;非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河弧菌, 拟态弧菌等)
类弧菌属(亲水气单胞菌, 类志贺比邻单胞菌)
螺菌科:弯曲菌属(空肠结肠弯曲菌, 胎儿弯曲菌)
厌氧芽胞杆菌属: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蜡样梭状芽胞杆菌
病毒轮状病毒, Norwalk病毒, 肠道病毒等
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溶组织阿米巴, 隐孢子虫, 环孢子虫, 等孢子虫等
真菌念珠菌, 曲菌, 毛霉菌等
表2 旅行者腹泻(DT)的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
微生物性肠道病原体的发生率(视地理区域不同而异)
水质, 污水处理方式和其他公共卫生控制情况
宿主因素
居住在高度工业化区域
在最近6 mo内没有去过热带地区旅行
对待避免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的态度
年龄小于6岁
非免疫防卫机制受损(胃酸分泌减少)
免疫缺陷
表3 旅行者腹泻(DT)的主要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症状群
病原体部位发病机制临床症候群
霍乱弧菌小肠黏附并产肠毒素霍乱样腹泻
大肠杆菌小肠黏附并产肠毒素霍乱样腹泻
产气荚膜杆菌小肠黏附并产肠毒素霍乱样腹泻
亲水气单胞菌小肠黏附并产肠毒素霍乱样腹泻
痢疾志贺菌I型小肠产细胞毒-肠毒素霍乱样腹泻, 也可有脓血便
志贺菌大多在结肠侵入并引起黏膜炎症及破坏发烧、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
EIEC结肠侵入并引起黏膜炎症及破坏发烧、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
耶尔森菌小肠和大肠侵入并引起黏膜炎症及破坏发烧、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
弯曲菌大部在小肠侵入并引起黏膜炎症及破坏发烧、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
病毒小肠损坏绒毛, 有时为侵袭和细胞毒性发烧、腹泻、少带血
沙门菌小肠和大肠穿透黏膜并侵入全身多为黏液稀便、同有大肠炎
EAEC小肠和大肠不损伤黏膜, 不产肠毒素, 仅有黏附作用大量水泻、无血或黏液
表4 旅行者持续性腹泻的病因
原虫
蓝贾第鞭毛虫, 小隐孢子虫, 环孢子虫
细菌
沙门菌属, 弯曲菌属, 肠结核病
蠕虫
类圆线虫病, 结肠血吸虫病
其他
炎性肠病, 热带口炎腹泻, 感染后肠激惹
表5 旅行者腹泻(DT)的预防
方法发生率的减少(近似值)
最大限度地减少肠道病原体的侵入不明
避免摄入未煮熟/未削皮的食物、冰块和自来水
避免用置于室温下加热过的食物
熟食应加温至65oC
在游泳池、湖泊或海水中游泳时应谨慎
抗微生物化学预防
磺胺50%
新霉素30%
强力霉素75%
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60%
氟化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等)85%
非抗生素疗法
次水杨酸铋60%
乳杆菌属不明
疫苗不明

引文著录: 聂青和. 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10): 12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