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4-02-03
接受日期: 2024-04-29
在线出版日期: 2024-05-2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发病率及复发率在国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尽管GERD常用抑酸药物抑酸与促进黏膜修复疗效确切, 但其长久应用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且不可忽视. 所以寻找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 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对GERD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都有明确且完整的探讨, 理论体系逐渐趋于成熟. 可以从多系统、多维度对GERD进行总体调治. 主要体现在降低复发率、处理多维度症状、减少药物用量和副作用、调节食管动力紊乱、降低食管高敏感性、改善情绪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疗程等方面. 虽然中医药治疗GERD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中医诊疗过程主观性强, 诊断治疗标准难以统一, 规范化诊疗不足. 所以, 立足于不同医学, 明确各自优缺点, 取长补短, 才能在GERD的治疗策略上进行优化与创新.
核心提要: 本文明确了现代医学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优缺点, 总结了GERD的中医认识与治疗现状, 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 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GERD的诊疗策略, 认为中西医结合将是GERD治疗的必然趋势, 并简要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新的方法和思路.
引文著录: 袁红霞, 董刘佳.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策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4; 32(5): 313-319
Revised: February 3, 2024
Accepted: April 29, 2024
Published online: May 28, 2024
The incidence and recurrence rate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China. Although acid-suppressive drugs are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acid and promoting mucosal repair, the side effects of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these drugs can 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n effective treatment with minimal side effec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ERD have been discussed clearly and completely. GERD can be regulated multi-systemically and multi-dimensionally. 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reducing recurrence rate, dealing with multi-dimensional symptoms, reducing drug dosage and side effects, regulating esophageal dynamic disorder, reducing esophageal hypersensitivity, improving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shorten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so on. Although TCM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GERD, it also has obvious shortcomings: The process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subjective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difficult to be standardized. Therefore, identify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dicines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can help optimize th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GERD.
- Citation: Yuan HX, Dong L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24; 32(5): 313-319
- URL: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32/i5/313.htm
- DOI: https://dx.doi.org/10.11569/wcjd.v32.i5.31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逆行反流进入食管, 引起以反酸、烧心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消化道不适, 甚者出现非心源性胸痛和咽喉炎等食管外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 其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饮食习惯的改变, GER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 其发病机制多由于胃食管交界处功能与结构障碍, 食管廓清功能障碍和抗反流屏障减弱所致. 发病初期以食管胃的动力功能减弱、紊乱, 食管黏膜损伤为主, 随着症状的加重和疾病进展, 后多表现为食管黏膜进一步损伤, 食管胃结构出现异常甚至解剖位置改变. 关于治疗, 现代医学以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P-CAB)为首选药物, 多联合促胃肠动力药、黏膜功能保护剂进行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或涉及解剖位置改变者多采取抗反流手术治疗. 尽管PPI或P-CAB类药物以其明确的抑酸作用能最大限度的抑制酸反流, 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并缓解以酸反流为主的一些症状, 但有研究显示仍有将近一半的GERD患者症状持续存在或只有部分缓解[3], 甚至相当一部分患者面临停药复发的困境. 且抑酸药滥用的危害日益突出, 如长期使用PPI后内镜下胃黏膜出现息肉概率增加[4]、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加重老年消化不良症状[6]等情况逐渐受到关注. 此外, GERD患者临床症状除食管症状外, 多同时存在诸多其它食管外症状, 也就是GERD临证表现具有多系统、多维度的特点, 尽管现代医学认识到了这一点, 临床采取联合用药, 但仍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理论特点与多样的治疗方法, 在降低GERD复发率、处理多维度症状、减少药物用量和副作用、调节食管动力紊乱、降低食管高敏感性、改善情绪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疗程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7]. 本文将总结GERD的中医认识与治疗现状, 分析其优势与局限, 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GERD的诊疗策略, 以期为GERD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中医学中无"胃食管反流病"病名. 中医学疾病的命名一般从临床症状表现而来. 李黎[8]就据此并查阅古代文献资料将其归属为中医"吞酸"、"嘈杂"、"痞满""反胃""噎膈""胃脘痛"等范畴. 中医学对反酸的描述始于《黄帝内经》, 但多见于胃痛或呕吐等疾病的伴随症状. 其作为独立病名最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噫醋候》: "噫醋者, ......, 脾胃有宿冷, 故不能消谷, 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 ......, 气息醋臭."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 至金元时期, 朱丹溪《局方发挥》云:"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酢, ......, 郁积而成, ......, 故从火化, 遂作酸味."指出本病发生与中焦肝胆脾胃失衡有关. 2023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将其归属于"吐酸"、"食管瘅"等范畴论治[9].
关于GERD的发病因素, 绝大多数医家都认为主要与情志、饮食、外邪侵袭、个人体质等有关[10]. 而关于病机的探讨, 从对GERD病名源流的探讨中可以看出, 中医对GERD病机的认识和论述非常早.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云:"少阳之胜, 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认为泛酸的病机为少阳不和, 热犯于胃. 《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 逆在胃", 认为邪犯于胆, 引起胃气上逆. 还有论述曰中焦: "有宿食则酸, 食后噫醋吞酸", 认为胃中有宿食不化是反酸的病因, 宿食日久而作酸, 随胃气上逆而反.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现代医家对GERD病机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发展.
李军祥从"浊"理论出发, 并结合现代医学对GERD发病机制研究, 认为中焦脾胃功能失常, 则胃"满", 满则胃气不降, 满又导致"浊", 浊气过剩, 久聚而化热为酸, 酸浊之邪随胃气上逆, 清浊相干, 最终发为GERD, 整个疾病发生发展关键在于"浊"的演变[11]. 张声生认为, 中焦气机失调为GERD的发病之因,继而导致胃失和降是病机关键, 故临证注重调气[12]. 刘凤斌认为本病多因饮食、情志等原因, 以致湿热内蕴、肝郁失疏、脾胃虚弱, 进而发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兼痰湿郁热甚或瘀热而发为本病[13]. 周正华认为肝、脾、肺功能失调导致湿阻气滞是GERD的核心病机[14]. 朱莹认为GERD病位在食管和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 病机以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为主, 临床以肝胃郁热型为多见[15]. 李晶提出中焦气机不畅, 升降反作, 郁而成结, 胃气逆于上则发为GERD, 主张从"郁"论治GERD[16]. 谢晶日认为GERD病机演变基础同样为"郁", 提出"无郁不成酸"[17]. 郭绍举以肝胃相关理论为基础, 提出GERD的病机以肝郁胃弱为本, 气逆泛酸为标[18]. 刘万里针对GERD的病机, 提出"四逆", 胃"气逆"为病机之本, 肝胃郁而"热逆"、脾虚生"浊逆"为病机关键, 胃酸水随胃气上犯之"酸逆"为病机之标[19]. 廖志峰从临证中总结出GERD的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 气机失调一是导致胃失和降, 二是气机失调会内生痰湿、瘀血、郁火、食积等病理产物, 这些病理产物与气机失调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 继而造成GERD的迁延难愈[20]. 龙祖宏认为GERD病机为"脾气虚弱、阴阳失衡"为本, 胃气上逆为标, 善用"和法"治疗本病[21]. 彭继升认为GERD的发病病位在胃和食管, 还和少阳胆、三焦以及厥阴肝关系密切, 提出"厥阴风木冲逆、少阳枢机不利"是吐酸的病机[22]. 时昭红认为情志因素为该病的重要诱因, 该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升降的失调, 阴阳反作[23]. 王彦刚提出GERD的核心病机为郁热阻滞、肝胃不和[24]. 王庆国认为GERD的根本在脾胃, 提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反作,寒热错杂其中[25]. 王玮提出GERD病机是肝胃不和导致的气机"失衡", 主张通过"和中复衡"的方法治疗GERD[26]. 笔者[27]临证多年,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结合GERD主症, 认为素体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 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 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导致胃气因虚上逆, 而见清涎、酸水甚或食物随胃气上逆而发病. 故提出"脾胃虚弱"为GERD发病基础, "胃虚气逆, 升降失常"为病机关键, 提出"脾胃虚弱为GERD发病之本, 胃虚气逆为病机关键, 益气和胃为基本治法"的学术假说. 而旋覆代赭汤为《伤寒论》中治疗胃虚气逆之名方, 有"益气和胃, 调和中焦升降"之功. 旋覆代赭汤全方用药顺应了脾胃气机升降的生理特点, 可谓仲景运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组方配伍的典型代表.
综上所述, 本病的病因多为外邪、情志、饮食或个人体质等因素, 病位主要在在食管与胃, 与脾和肝胆关系密切. 对于病机的认识可以大致归纳为三方面: 一为脾胃升降论, 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胃升降失衡为GERD的核心病机; 二为肝胃关系论, 认为肝胃关系密切, 肝郁气滞, 横逆犯胃, 则肝胃失调发为GERD; 三为气机失调相关脏腑论, 升降出入为正常气机运行, 因各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影响胃气和降是GERD其根本病机[28].
2023年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将GERD分为6个证型, 以肝胃郁热证最为常见. 黄适认为六经辨证能较为准确的体现疾病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故将GERD按六经辨证分为阳明少阳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厥阴病、少阴太阴合病四类病症[29]. 袁红霞、刘菊等[30]认为GERD的发病基础为脾胃虚弱, 病机关键为胃虚气逆, 故根据临床经验将GERD分为脾胃虚兼肝胃不和、脾胃虚兼寒热错杂、脾胃虚兼痰瘀交阻和脾胃虚兼胃阴不足4种证型. 贾越博等[31]收集204例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 运用聚类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其证候规律, 结果肝脾胃不和证、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最为常见. 崔亚等[32]对127例GERD患者进行量问卷调查, 对问卷结果进行辨证分析之后, 得出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最多的证型为肝胃郁热证, 其它证型分布依次为肝胃不和证、痰气交阻证、脾胃虚寒证、痰湿中阻证、中虚气逆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络证. 唐艳萍等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文献99篇, 共19326病历进行分析, 得出GERD最常见的证候分型是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郁痰阻、脾胃虚弱、中虚气逆及脾胃湿热证[33].
从以上可以看出, 证候分布的结果因为不同医家经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关于GERD的证型分布尚未达成统一标准. 总的来说, GERD的证型分布随疾病的病程进展和规律演变, 病位总在脾胃肝胆、病性证素不外虚实两类, 虚以脾胃虚弱为主, 实以气滞、湿热、痰饮、血瘀等为主.
经方因为其组方精简、配伍得当且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疗效显著, 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面应用较多. 袁红霞、唐丽明等将80名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西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 中医治疗组以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结果显示旋覆代赭汤加味能显著减轻难治性GERD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消化道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34]. 严满等[35]同样进行临床试验, 并且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胃镜表现以及肝肾功能, 结果表明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可以明显改善肝胃郁热证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 效果优于单纯服用奥美拉唑患者. 多数医家认为GERD的核心病机为"胃虚气逆", 旋覆代赭汤能和胃降逆, 故在临床治疗GERD应用较多, 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肝胃不和证, 临床研究表明同样可以用于中虚气逆型[36]、痰气交阻型[37]、胃阴不足型[38]GERD. 左金丸同样在GERD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 有大量实验表明左金丸加减对于GERD肝胃郁热型有治疗作用. 林婕将肝胃郁热型难治性GERD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左金丸加味治疗, 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结果显示左金丸可改善患者烧心、反酸、疼痛等临床症状, 显著提高临床疗效[39]. 程伟慧等[40]将GERD肝胃气滞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味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 王一霖[41]将120例GERD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方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 显著高于对照组. 关锡昊[42]将200例GERD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予大柴胡汤方加减和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显示大柴胡汤组显效有效例数大于西药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经方大柴胡汤治疗GERD有效. 除上述经方之外, 治疗GERD较为常用且临床研究疗效明显的经方还有半夏泻心汤[43]、乌梅丸[44]、半夏厚朴汤[45]、黄芪建中汤[46]等.
除经方外, 后世医家所立时方在GERD的治疗中也有较多的应用, 临证也有较好的疗效. 芦鑫[47]将时方三子养亲汤加味用来治疗GERD观察组患者, 结果表明中药观察组与西药组总疗效相当且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曹静[48]等治疗难治性GERD时应用时方化肝煎, 再联合兰索拉唑, 结果中西药联合应用组和西药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近现代医家在总结前人治疗GERD的经验基础上, 结合GERD的现代研究以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总结出自己的临床经验方并进行临床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林峰[49]等收集70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 随机均分为2组, 对照组予雷贝拉唑, 观察组予自拟方和降息酸汤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和降息酸汤能通过上调胃肠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水平, 调节患者的胃肠动力, 促进胃肠排空, 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陈伟等[50]自拟方舒肝养胃汤治疗观察组, 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处理, 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反流、烧心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优于对照组. 吴思霖[51]等运用清热降逆汤进行临床实验, 认为其对胆热犯胃型GERD患者反流及其他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黄俊城[52]等自拟平冲降逆汤治疗GERD患者, 结果表明平冲降逆汤可以有效缓解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没有太多不良反应.
针灸作为中国流传已久的治疗方法, 在GERD的治疗中同样发挥了不了忽视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对GERD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食管括约肌压力, 加强抗反流屏障作用, 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53]. 李昕等[54]收集60例GERD患者, 针刺组使用针刺督脉背段穴位, 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GERD食管外症状胸痛较西药组更优. 齐建华等[55]收集60例GERD患者, 随机均分为两组, 采用升阳益胃针法对GERD针刺组进行治疗, 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 8周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RDQ、SDS、SAS评分均有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 明显优于对照组. 何婧等[56]收集中虚气逆型患者8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组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以穴位针灸治疗. 最终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中虚气逆型GERD, 可通过调节相关脑肠肽水平以及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 临床疗效显著. 张保球[57]等采用温针灸辨证方法对随机均分为两组的观察组患者予以4周的治疗, 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服用西药的对照组来说, 温针灸辨证治疗GERD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食管黏膜破损情况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虽然诸多研究明确提出中医在治疗GERD方面有诸如提高整体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处理多维度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58,59]. 但从以上对于GER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 以及经方、时方、针灸治疗等方面的总结可以看出, 相关论述纷繁多样, 各成一家之言, 难以形成高级别的证据, 最终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因而不宜推广与传播. 这是中医药近年来发展最为现代研究诟病的地方. 以经方治疗GERD举例: 虽然多数表明经方在治疗GERD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 但仍存在一定局限: (1)常用经方治疗GERD多来源于临床观察, 基础动物实验模型较少, 标准不统一, 主观性较大. 且实验结果多来自于证候评分之类, 缺乏胃镜、实验室指标等支持, 可信度不强; (2)除常用经方外, 其它一些经方, 如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奔豚汤、吴茱萸汤等只要辨证准确, 同样可以用于GERD, 但是这些方剂仅见于一些临床验案, 缺乏临床研究数据支撑; (3)对于经方治疗GERD的研究多停留在有效性的研究上, 进一步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尚浅, 缺乏科学性的支持[60]. 另外, 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还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就是中药的肝肾损伤问题, 造成肝肾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因为中药多以复方的形式存在, 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非常复杂, 毒理缺乏深入的研究; 其二是关于服药问题, 时间的长短、个体的差异、炮制的规范与否等都可能影响到人体的代谢与吸收, 产生难以预期的肝肾损伤; 其三医生水平的高低, 能否准确辨证也会有较大影响, 《景岳全书》曾提到: "热者有热毒, 寒者有寒毒, 若用之不当, 凡能病人者, 无非毒也"[61]. 这些是中医治疗GERD必须面临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难道只有完全按照现代研究的标准去解决才能真正得到主流的认可吗?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疑?这些都是现代中医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试着从中西医的底层原理来分析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不同, 以期能对中医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中医学在认识上立足整体观: 强调五藏一体、形神一体、天人合一; 治疗上: 以辨证治疗为主, 重视整体的把控与调节. 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62]. 现代医学的思维脱胎于西方的逻辑性思维与还原论思想, 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 世界的本质在于简单性[63]. 二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本就不同, 强行以一个标准去衡量与要求, 只会湮灭各自的特色与优势. 所以, 我们就需要寻找更合适的方法, 在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让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中医诊治新策略-中西医结合新思路.
尽管很多研究与文章意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必要之处, 如魏秀秀等[6]提出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维度发挥作用, 调节胃食管防御因素与侵袭因素间的失衡, 在助力分级降阶梯撤药减、停抑酸药的使用方面有较好疗效, 认为中西医结合有望成为GERD更优化的临床治疗策略. 但对于怎样进行结合多停留在中西医药物的联合应用上[63], 且主流认为中医治疗多为现代医学治疗GERD的补充手段, 处于从属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与理念.
中医的整体观中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联络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个整体在生理上相互促进,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不可分割; 形神一体观认为形神合一, 二者相互影响; 天人一体观认为人与自然合一, 随自然地理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也即强调人体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具体到GERD来说, 虽然从局部上看是食管胃的问题, 但在中医的理解中, 就是整体的问题, 五脏生克制化循环的平衡、天人的合一、形神的统一, 其中任意一点出现问题, 都可能导致整体的失衡. 所以, 虽然GERD典型症状是反酸, 但因为整体的失衡, 就会相应的出现诸多其它系统甚至精神情绪方面的症状. 所以, 仅从局部的食管胃考虑GERD的治疗, 是不符合人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这一根本理念的. 故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的指导理念, 应是以中医整体观为根本指导理念.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病人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 我们不否认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 如PPI类药物对于GERD酸反流和黏膜损伤有确切的效果, 且起效较为迅速. 抗反流手术对严重酸反流或者食管裂孔疝等解剖位置明显改变者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中医对于GERD存在的复发率高、生活质量低、精神情绪状态不稳定、难治性等问题有更具有优势的方法, 对GERD多维度的症状能较好的解释并能提供多种有效解决手段. 所以, 在明确各自优缺点的前提下, 不同病人在不同疾病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即不同的治疗方法要在自己最合适的时机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比如对于严重酸反流或伴有食管裂孔疝而言, 符合手术指证, 身体允许, 症状严重, 则手术治其标, 然后中药缓图以恢复其脾胃和调之本; 症状明显, 有手术指征, 但胃肠整体功能较差, 则先中药内服调其体质症状, 待脾胃功能及整体状态恢复, 有必要手术时再行手术治疗. 这样就使简单的中西医药物横向的结合变为纵向的根据疾病变化动态的结合. 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闭环, 提高临床疗效.
任何事物或方法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才是发展之道.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亦是如此. 本文总结了中医治疗GERD的现状, 发现了中西医在治疗GERD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提出了GERD诊治的中西医结合新策略, 但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只是在治疗理念和时机上进行了讨论, 其实在更多方面, 如GERD诊断上, 怎样让中医四诊和现代医学的影像学诊断有机结合; 在疗效方面, 能否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具体而实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 在药物经济学方面, 中西医怎样的结合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 在与病人的沟通上, 怎样用更合适的中西医语言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现象等都是纵向、多维度、有机的结合中西医所要考虑的角度和问题, 也是未来中西医结合新策略研究的趋势.
学科分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手稿来源地: 天津市
同行评议报告学术质量分类
A级 (优秀): 0
B级 (非常好): B
C级 (良好): C, C
D级 (一般): 0
E级 (差): 0
科学编辑:张砚梁 制作编辑:张砚梁
1. | Yadlapati R, Gyawali CP, Pandolfino JE; CGIT GERD Consensus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AGA Clinical Practice Update on the Personalized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RD: Expert Review.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2;20:984-994.e1. [PubMed] [DOI] |
3. | Rettura F, Bronzini F, Campigotto M, Lambiase C, Pancetti A, Berti G, Marchi S, de Bortoli N, Zerbib F, Savarino E, Bellini M.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Management Update. Front Med (Lausanne). 2021;8:765061. [PubMed] [DOI] |
4. | Kim GH. Proton Pump Inhibitor-Related Gastric Mucosal Changes. Gut Liver. 2021;15:646-652. [PubMed] [DOI] |
5. | Seo SI, Park CH, You SC, Kim JY, Lee KJ, Kim J, Kim Y, Yoo JJ, Seo WW, Lee HS, Shin WG. Association between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 and gastric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using two different types of nationwide databases in Korea. Gut. 2021;70:2066-2075. [PubMed] [DOI] |
36. | 刘 全喜, 陈 亮, 贾 玉, 王 韶华, 朱 燕. 旋覆代赭汤合六君子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 2021;43:1332-1336+1345. [DOI] |
42. | 关 锡昊.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186+194.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