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7-10-23
接受日期: 2017-11-03
在线出版日期: 2017-12-28
本文通过阐明中西医对小儿腹泻的相关理论及治疗, 分析舒兰教授分别运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芩连汤加减、七味白术散加减及附子理中汤加减辨证论治治疗小儿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的3个代表性验案, 总结舒兰教授治疗小儿腹泻的理法方药特点, 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提供经验借鉴. 小儿腹泻的发病病因及病机有其特点,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独特优势,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根据病机寒热虚实变化加减用药不仅能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还能减少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
核心提要: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通过论述中西医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分析舒兰教授辨证论治小儿腹泻的验案与处方用药特色, 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经验借鉴.
引文著录: 郭艳芳, 彭昕欣, 舒兰, 刘娅薇, 刘舫, 谭周进. 舒兰教授治疗小儿腹泻证方用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 25(36): 3211-3217
Revised: October 23, 2017
Accepted: November 3, 201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8, 2017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infant diarrhea by analyzing Professor Lan Shu's three representative cases of treating cold diarrhea, damp heat diarrhea, spleen diarrhea, and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diarrhea in infants with Huoxiang Zhengqi powd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Qiwei Baizhu powd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and Fuzilizhong decoc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infant diarrhea, Chinese medicine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treating infant diarrhea. Based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old and heat changes, adding or subtrac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t only improves the clinical cure rate of infant diarrhea effectively, bu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 Citation: Guo YF, Liu YW, Liu F, Peng XX, Shu L, Tan ZJ. Professor Lan Shu's experienc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prescription in treating infant diarrhea.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17; 25(36): 3211-3217
- URL: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25/i36/3211.htm
- DOI: https://dx.doi.org/10.11569/wcjd.v25.i36.3211
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学称之为泄泻. 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3亿人次患腹泻, 平均发病率为2.50-3.38人/年[1],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静脉补液过多等问题导致腹泻进一步加重, 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2,3]. 舒兰教授, 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儿科工作三十余年, 专精覃思, 注重病证结合, 辨证论治, 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水平. 每年接诊腹泻患儿众多, 擅长运用简验廉便的中医药治疗, 疗效显著. 我们有幸师从舒兰教授, 受益匪浅, 兹将其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古今医鉴》论述泄泻病机: "夫泄泻者, 注下之症也, 盖大肠为传导之官, 脾胃为水谷之海, 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 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 脾胃停滞, 以至阑门清浊不分, 发注于下, 而为泄泻也"[4]. 泄泻多由外感风寒暑湿或内伤饮食而致. 小儿因生长发育旺盛, 对水谷需求相对较多, 而其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易致内伤饮食, 土不生金, 肺常虚易外感邪气, 致肺脾同病. 《景岳全书•泄泻》记载"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 必先以怒时挟食, 致伤脾胃, 故但有所犯, 即随触而发, 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盖以肝木克土, 脾气受伤而然"[5]. 小儿肝常有余, 神志怯弱, 外感邪气或饮食内伤易扰动肝阳, 从阳化热, 由热化火, 横逆犯脾而致泄泻. 《仁斋直指方论》: "人皆以泄为脾恙, 而不知肾病有泄焉"[6]. 故泄泻之因与多脏腑相关, 但以脾为要. 根据上述病因病机可将小儿腹泻分为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韩新民主编《中医儿科学》根据婴幼儿腹泻病情轻重, 分为常证和变证, 常证与上述同, 变证包括气阴两虚证和阴脱阳竭证[7], 此种分类侧面说明婴幼儿腹泻病情变化快, 易于转危, 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婴幼儿腹泻及时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学心悟•泄泻》: "湿多成五泻, 泻之属湿也, 明矣. 然有寒湿, 有湿热, 有食积, 有脾虚, 有肾虚, 皆能致泻, 宜分而治之"[8]. 虽泄泻病因病机不一, 但其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并根据病因以祛邪、清肠化湿、消食导滞、益气健脾、补脾柔肝、温补脾肾之法.
湿热泻可见泻下急迫, 粪便呈稀水或蛋花汤样, 夹黏液, 气味臭秽, 伴有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指纹紫. 治疗常以葛根芩连汤加减清肠解毒, 利湿止泻, 方中葛根能解肌退热升清阳止泻, 黄芩黄连清肠腑之热兼祛湿, 三味药配伍精炼, 对湿热互结肠腑之泄泻疗效显著. 伤食泻症见大便酸臭或臭如败卵, 夹杂食物残渣或乳凝块, 腹痛则泻, 泻后痛减, 脘腹胀满, 纳差, 嗳腐吞酸, 舌苔厚腻, 指纹滞, 治以消食化滞, 运脾和胃之保和丸加减, 方中山楂、六神曲、莱菔子消食化滞, 连翘清食积之郁热, 陈皮、半夏、茯苓行气燥湿健脾, 食湿热清, 肠道通畅而腹泻止, 此谓"通因通用", 常用于浊腐之邪留滞肠腑, 腑气不通而腹泻之证. 风寒泻常因感受寒邪发作, 大便常夹有泡沫, 气味不甚, 腹痛呈收紧感, 伴有恶寒发热, 鼻塞流涕等外感风寒表证的表现, 藿香正气散加减外可辛散风寒, 内可化湿止泻, 方中藿香辛温走散外之风寒, 芳香之性又可化里之湿浊, 苏叶、苍术、大腹皮行气燥湿, 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而止泻. 脾虚泻常反复发病, 进食后腹泻, 稍食便溏, 伴有食欲不振, 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等脾气虚的特征, 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七味白术散加减. 两方均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偏重于腹泻脾虚湿邪留着尚未伤津生热者, 七味白术散偏重脾虚夹津伤内热者. 脾肾阳虚泻常因脾虚泻发展而来, 既可见脾虚泄的临床表现, 同时伴有五更则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甚至脱肛等肾阳虚的表现, 可予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温补脾肾, 固肠止泻, 附子、干姜、肉豆蔻、补骨脂温补脾肾、人参、白术益气健脾, 脾虚则木旺乘土, 合吴茱萸、五味子疏肝止痛脾健.
西医学认为, 腹泻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肠黏膜炎症、水肿、肠功能亢进的疾病. 小儿腹泻常见病因有细菌或病毒感染、乳糖不耐受、抗生素的使用、营养不良、锌缺乏等[9] .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刺激环磷酸腺苷增多, 小肠持续过度分泌引发夏季腹泻[10]; 轮状病毒粪口传播, 损伤小肠黏膜细胞并产生肠毒素引发婴幼儿秋季腹泻[11]; 近10年来的文献报道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在婴儿腹泻中的发病率占46.9%-70.0%, 用普通的抗感染药或助消化药均无明显疗效.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下, 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 LPH)水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被人体吸收运用, 但若LPH缺乏, 乳糖滞留肠腔, 肠道细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乙酸及氢气, 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腹泻[12]; 据统计腹泻是490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占其中的25%[13], 其引发腹泻的病理基础是损害肠道正常微生物,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有益菌减少, 有害菌增殖. 锌是DNA、RNA的主要组成部分, 锌缺乏会导致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食欲不振、腹泻[14], 锌缺乏导致的腹泻在补充锌制剂后有明显的疗效. 西医学治疗腹泻主要运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锌剂等以抗感染、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减轻腹泻. 腹泻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为血便且有里急后重, 粪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 pH 7以上可选择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第3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等.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腹泻疗效较好, 但动物试验发现其可致胚胎关节软骨病, 已禁用于青少年及儿童. 氧头孢烯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对腹泻病原菌普遍敏感, 但需注射给药, 价格较昂贵. 氨基苷类性质稳定, 抗菌谱广, 也较经济实用, 但对儿童有严重肾及耳神经损害[15,16]. 微生态制剂可补充腹泻患儿肠道正常菌群, 恢复微生态平衡, 重建肠道生物屏障, 是治疗小儿腹泻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制剂有金双歧、培菲康、米雅、贝飞达、丽珠肠乐等. 同时, 应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注意, 制剂中必须含有活菌才有治疗作用, 许多抗生素对其中活性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两者应避免同时使用[17-20]. 肠黏膜保护及服用后在胃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 增强了肠道对病原体及其他刺激因素的抵抗力; 改善黏膜的通透性, 减少肠液的分泌, 且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和强大的吸附作用, 增强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 减少水分再丢失, 从而减轻腹泻. 肠黏膜保护剂安全性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且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 也基本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利用,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腹泻治疗药,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1-24]. 许多国家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中, 均建议补充锌. 2010年印度拉塔医学基金研究会系统性回顾了补锌在急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中的治疗价值, 提倡发展中国家把补锌作为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基本策略[25].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6 mo以下的婴儿补充元素锌10 mg/d, 6 mo-5岁的儿童补充元素锌20 mg/d, 3次/d, 连续10-14 d[26].
3.1 杨某, 男, 11 mo. 初诊(2017-08-30). 主诉: 腹泻4 d. 现病史: 患儿4 d前因腹泻、发热于湘雅三医院就诊, 予以头孢曲松、双歧三联活菌, 口服补液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腹泻加重. 现症见: 大便6-8次/d, 稀糊状, 时流清涕, 精神可, 无呕吐, 无口气, 纳差, 寐可, 小便短黄. 查体: 精神不振, 腹平软, 咽无充血,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6.57×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30.8%, 淋巴细胞比率68.7%, 红细胞5.13×1012/L, 血红蛋白140 g/L, 血小板152×109/L, C反应蛋白5.00 mg/L. 粪便常规: 红细胞0个/Hp, 白细胞0个/Hp; 粪便隐血: 阴性; 腹泻病毒: 阴性. 中医诊断: 泄泻. 中医辨证: 脾虚夹寒湿证. 治法: 健脾祛湿, 散寒止泻. 主方: 七味白术散加减: 藿香3 g, 木香2 g, 葛根3 g, 石榴皮5 g, 白术3 g, 干姜1 g, 茯苓5 g, 苏叶3 g, 党参3 g, 建曲5 g, 诃子5 g, 车前子10 g, 甘草3 g. 5剂, 煎服, 少量多次喂服. 电话回访: 家长告知服用3剂后大便成形, 便次减少, 精神食欲皆好转, 继服2剂, 大便基本正常.
按语: 本证系因脾胃受损, 水谷不运, 清阳不升, 水湿俱下而成, 湿为阴邪耗损脾阳, 内生虚寒, 抗生素为苦寒败胃之品, 小儿脾胃虚弱用之则腹泻更甚. 中医辨证为脾虚夹寒湿证, 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祛湿, 散寒止泻. 方中白术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淡渗利湿, 共为君药, 干姜温中散寒, 藿香、木香行气祛湿, 兼散寒, 车前子利小便实大便, 共为臣药, 佐以苏叶散寒行气宽中, 葛根升阳止泻, 石榴皮、诃子涩肠止泻, 以防阴竭阳脱之变, 建曲消食化积消脾虚之食滞, 甘草调和诸药. 舒兰教授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及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幼稚未充, 故小儿泄泻较成人腹泻更易伤津, 内生虚热. 此外, 小儿腹泻常因外感致脾运不畅, 饮食不化, 加之湿盛中焦脾气受困尤甚, 故舒兰教授临床治疗小儿腹泻脾虚夹湿热证常选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 清热生津. 常加大腹皮、佩兰、豆蔻等行气, 建曲、鸡内金、炒麦芽消食之品等助脾运化, 喜用苏叶、葛根之品, 外可散风寒, 内可行气化湿、清热, 若大便水样合小便短黄者, 加车前子, 取"利小便实大便"之意, 若大便夹有黏液, 口渴喜饮, 小便短黄等湿热之证加黄连清热燥湿; 呕吐加砂仁, 半夏之类; 大便带血加马齿苋清热、止血; 口气较重加豆蔻、佩兰芳香化湿祛胃腑浊气.
七味白术散首载于《小儿药证直诀》, 方中以四君子汤之白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 葛根升阳止泻, 木香、藿香芳香醒脾、行气化湿, 方中七味中药立方严谨, 配伍精当, 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中正平和, 契合小儿泄泻病机[27]. 张崇泉认为泄泻早期湿邪较盛, 属湿邪困脾之实证, 应以祛湿为先, 于七味白术散中加薏苡仁、苍术等淡渗利湿、燥湿健脾. 中期, 脾虚湿滞, 湿郁化热之证不宜补益助长邪气, 故去人参, 加厚朴、黄连之类清热化湿、行气导滞. 后期, 脾胃虚弱, 以扶正为主, 方可加人参益气助阳. 李中梓寓利小便实大便之意加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 重用党参(≥15 g)以健脾燥湿, 加干姜以温脾助运而止泻[28].
3.2 李某, 男, 5岁. 初诊(2017-09-06). 主诉: 腹泻4 d. 现病史: 患儿09-01夜间吹空调后受寒. 现症见: 大便每日10余次, 蛋花汤样, 夹泡沫, 伴鼻塞流涕头晕, 口干, 神疲乏力, 无呕吐、口气, 纳差, 寐可, 小便少. 查体: 精神不振, 腹平软, 无压痛, 肠鸣音活跃8次/min, 口唇干, 咽无充血,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舌质淡红, 苔薄. 中医诊断: 泄泻. 中医辨证: 风寒兼伤阴证. 治法: 散寒化湿止泻. 主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5 g, 白术5 g, 茯苓5 g, 大腹皮5 g, 葛根5 g, 石榴皮5 g, 白芷5 g, 陈皮5 g, 紫苏叶5 g, 乌梅5 g, 车前子10 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甘草3 g. 5剂, 煎服, 早晚温服. 复诊: 5剂后腹泻减至2次/d, 大便呈稀泥样, 精神佳, 食欲可, 鼻塞减轻, 无流涕头晕, 夜寐易惊醒, 上方去葛根、白芷、乌梅加炙远志5 g, 继服3剂, 大便成形, 诸症愈.
按语: 本病属中医"泄泻", 患儿腹泻每日10余次, 夹泡沫, 伴鼻塞流清涕头晕, 舌淡苔薄白, 乃外感风寒, 脾运不足, 湿浊内生所致, 又因泻下过多, 阴液受损, 方用藿香正气散以散寒化湿止泻. 舒兰教授常言小儿言语不能, 脉象未成, 证候常变, 辨证处方用药常在微细. 本案患者就诊时神疲乏力明显, 口唇干, 可知脾胃受损泻下无度阴伤不足, 故者加葛根、乌梅, 既生津又止泻, 乌梅合甘草酸甘化阴, 生姜、大枣取桂枝汤调营卫之意, 方中车前子利尿止泻, 以利小便实大便; 石榴皮涩肠止泻. 复诊时腹泻减轻, 无鼻塞流涕头晕, 睡眠欠佳, 上方去葛根、白芷、乌梅加炙远志安神定志. 食积者常加建曲、山楂消食化滞, 本案患者自腹泻以来食欲不振, 腹部无胀满不适及压痛, 肠鸣音活跃, 故未加建曲之类消食化滞. 舒兰教授指出本案患儿受寒后腹泻, 病史明确, 就诊时外感仍未解, 每日腹泻次数多, 仔细问询大便性状知其中夹泡沫, 可明确风寒所致, 重在解表散寒, 化湿止泻. 在辨证为外感风寒、湿滞内伤证的基础上运用藿香正气散, 仔细体察患儿兼杂证候, 灵活加减尤为重要.
藿香正气散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伤寒头疼, 憎寒壮热, 上喘咳嗽, 五劳七伤, 八般风痰, 五般膈气......气泻霍乱, 脏腑虚鸣, 山岚瘴疟"[29]. 第七版《方剂学》概括藿香正气散的适应证为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 具有解表散寒之功[30]. 原方中藿香、白芷、紫苏辛温解表、芳香行气, 白术、大腹皮、厚朴、陈皮、桔梗燥湿和中、健脾止泻, 甘草、茯苓、半夏和中降逆止呕, 全方以健脾燥湿, 和胃降逆之药为主. 即使没有外感风寒, 只是单纯的内伤湿滞, 只要审为寒湿证, 即可运用[31]. 中医临床发现藿香正气散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可用于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以及眩晕、头痛、咳嗽变异型哮喘、非典型性肺炎等非胃肠道疾病[32,33],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散具有促进免疫、解痉镇痛、抗过敏、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34].
3.3 戴某, 男, 1岁. 初诊(2017-02-09). 主诉: 反复腹泻半年. 现病史: 患儿半年以来间发腹泻, 感寒易发, 发病以来于各大西医院反复诊治仍反复腹泻, 查结肠镜示: 结肠壁红白相间, 有出血点, 提示结肠炎; 粪便常规红白细胞变动, 时正常, 时阳性. 现症见: 腹泻7-8次/d, 大便稀水样夹杂黏液血丝状, 手脚冰凉, 精神可, 无呕吐、口气, 纳差, 寐可, 小便少. 查体: 面色不华, 精神可, 腹平软, 咽无充血,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舌质淡红, 苔薄黄. 中医诊断: 泄泻. 中医辨证: 脾肾阳虚夹湿热证. 治法: 温补脾肾, 清肠祛湿. 主方: 附子理中汤合葛根芩连汤: 附子2 g, 干姜3 g, 党参3 g, 白术6 g, 葛根5 g, 黄芩3 g, 黄连0.5 g, 甘草3 g. 5剂, 煎服, 早晚温服. 电话回访: 5剂后大便日1次成条状, 诸症愈.
按语: 舒兰教授认为本案患儿腹泻迁延不愈与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 抗生素乃苦寒败胃之品, 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善, 患儿病后素体本虚加医之失治致久泻不愈, 患儿长期腹泻、手足冰冷可知脾肾阳虚, 但辨证若止于恐难见成效. 因儿科古称"哑科", 家属也未能全面代诉患儿之苦痛, 所幸现代儿科医生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仪器设备, 结合西医的检查结果进行中西结合微观辨证, 结肠镜及粪便常规结果: 结肠壁红白相间, 有出血点, 提示结肠炎; 粪便常规红白细胞变动, 时正常, 时阳性. 提示: 肠道炎症. 腹泻以湿为主, 湿蕴久化热伤血络可见结肠壁有出血点, 粪便常规红白细胞变动, 故辨证为脾肾阳虚夹湿热证. 肾阳虚弱, 火不暖土, 土寒不运, 清阳不生, 水谷不化, 湿浊内生, 湿蕴化热, 相互搏结于大肠而成. 治宜温补脾肾, 清肠祛湿, 方选《伤寒论》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 葛根芩连汤清肠祛湿, 经方辨证论治, 直指病机, 诸证速愈, 而后未发.
附子理中汤中以附子温补脾肾, 人参补气益脾, 白术健脾燥湿, 甘草和中补土, 干姜温胃散寒, 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 郑钦安《医理真传》中云:"非附子不能挽救欲绝之真阳, 非姜术不能培中宫之土气"[35]. 人参微寒有刚柔相济之意, 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 五味药配合得当, 治疗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诸证[36].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 尤怡于《伤寒贯珠集》[37]论述其配伍功效为:"葛根解肌于表, 芩连解热于里; 故治表者, 必以葛根之辛凉; 治里者, 必以芩连苦寒也". 第7版《方剂学》概括葛根芩连汤的适应证为解表清理[6]. 现代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抗炎、促进免疫等作用, 并广泛用于治疗菌痢、肠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科疾患, 疗效显著[38-4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抗菌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现代研究认为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变化[41,42], 抗生素在抑制或杀死致病菌的同时, 也破坏了人或动物内的正常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 导致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失调而引起腹泻[43,44], 而且肠道菌群变化对宿主的代谢功能和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涉及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45-4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需明确的抗生素使用病史、相关症状、粪便粪便菌群的检测并排除其余的引起腹泻的疾病, 其中结肠镜对于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48]发现,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分支模糊不清或消失; 部分可有散在的糜烂溃疡及出血, 该病案患儿结肠镜检查结果与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有在诊治中望诊和家长代诉固然重要, 但也需参考现代医学辅助检查手段, 准确辨证论治处方用药, 才能发挥经方优势, 效如桴鼓.
小儿腹泻究其病因病机, 不外虚实两端, 实者在于感受外邪、乳食内伤, 虚者为脾胃虚弱所致. 难者在于小儿难诉其症, 脉象未成, 哭闹不安不予配合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故为儿科医生更需观其色, 察家长之言, 谨慎入微, 更需借助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微观辨证. 小儿腹泻病机以脾虚、湿盛为要, 治法以运脾、健脾、祛湿为基本原则, 根据病邪虚实夹杂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有独特优势, 且对改善小儿抗生素使用与腹泻的恶性循环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西医及中医治疗腹泻均需口服给药, 小儿生理功能尚未健全, 腹泻后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 且服药配合程度较差, 口服给药存在一定的弊端,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提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 法耳"[49]. 小儿皮肤娇嫩, 药物易于渗透吸收[50], 中药敷贴、洗浴等经皮透药方式配合内服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我国5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率为2.50-3.38人/年, 腹泻会引起小儿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目前腹泻治疗关键在于抗感染、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肠道微生物的失衡是腹泻病的关键步骤, 探索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意义重大.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治疗小儿腹泻的验方, 如藿香正气散具有促进免疫、解痉镇痛、抗过敏、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 葛根芩连汤可抗炎、促进免疫, 并广泛用于治疗菌痢、肠伤寒等疾患, 疗效显著, 七味白术散能有效的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改善肠道酶活性, 恢复肠道正常机能.
本文通过临床验案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 阐述小儿腹泻辨证用药的特点, 并结合现代西医学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机制, 有利于促进小儿腹泻诊疗的中医药与现代研究的共同发展.
腹泻: 指因感染或非感染、肿瘤、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 粪质稀薄, 水分增加, 每日排便量超过200 g, 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 病程在2-3 wk之内.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2 mo以上或间歇期在2-4 wk内的复发性腹泻.
本文通过临床验案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 阐述小儿腹泻辨证用药的特点, 并结合现代西医学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机制, 有利于促进小儿腹泻诊疗的中医药与现代西医研究的共同发展, 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黄培,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贾永森, 副教授,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基础教学部
手稿来源: 自由投稿
学科分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手稿来源地: 湖南省
同行评议报告分类
A级 (优秀): 0
B级 (非常好): 0
C级 (良好): C, C
D级 (一般): 0
E级 (差): 0
编辑:闫晋利 电编:杜冉冉
4. | (明)龚信纂江, 龚廷贤续编, 王立校注. 古今医鉴.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 |
5. | (明)张介宾著, 赵立勋主校. 景岳全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 |
7. | 韩 新民. 中医儿科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
8. | (清)程国彭著, 闫志安, 徐文兵校注. 医学心悟.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 |
14. | 兰 晓霞, 颜 虹, 党 少农, 曾 令霞. 锌缺乏与婴幼儿健康.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3;14:49-51. [DOI] |
16. | 杨 丽琪, 毛 桂龙. 儿童腹泻病的治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23:6-10. [DOI] |
17. | 张 达荣. 消化系疾病与微生态.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
18. | Probiotics: the scientific basis.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
20. | 李 洋. 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9:67. |
25. | Patel A, Mamtani M, Dibley MJ, Badhoniya N, Kulkarni H. Therapeutic value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acute and persistent diarrhea: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2010;5:e10386. [PubMed] [DOI] |
29.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 刘景源点校.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 |
30. | 邓 中甲. 方剂学.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 |
31. | 李 兵. 葛根汤和藿香正气散方证比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4:59-60. [DOI] |
34. | 张 淑荣. 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 |
35. | (清)郑钦安原著, 唐步祺阐译. 医理真传. 1989;. |
37. | (清)龙在泾注. 伤寒贯珠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37; . |
40. | 丁 晓洁, 董 正平.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4:144-146. [DOI] |
41. | Cai GX, Zeng A, Xiao NQ, Zhou SN, Guo KX, Tan ZJ. Effects of jianwei qiweibaizhusan on the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Biochem Pharmacol. 2013;58:1881-1886. [DOI] |
42. | Dethlefsen L, Relman DA. Incomplete recovery and individualized response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ta to repeated antibiotic perturb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108:4554-4561. [DOI] |
43. | 刘 茜明, 杨 光勇, 何 光志, 田 维毅, 蔡 琨, 王 平, 黄 高, 梁 建东, 王 文佳. 葛根芩连汤对抗生素相关腹泻肠道乳酸杆菌属的影响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16;37:74-78. [DOI] |
44. | 罗 忠芬, 陈 世耀. 假膜性肠炎.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第1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789-1790. |
45. | Bäckhed F, Stanton C. Addressing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mplications for obesity. Int Dairy J. 2010;20:259-261. [DOI] |
46. | Cho I, Yamanishi S, Cox L, Methé BA, Zavadil J, Li K, Gao Z, Mahana D, Raju K, Teitler I. Antibiotics in early life alter the murine colonic microbiome and adiposity. Nature. 2012;488:621-626. [PubMed] [DOI] |
47. | Guo YF, He L, Zhao XP, Shu L, Hui HY, Tan ZJ. Effects of Banxiaxiexin decoction on the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mice with spleendeficiency constipation. J Pharm Technol Drug Res. 2017;6:1. [DOI] |
49. | (清)吴师机撰. 理瀹骈文.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 |
50. | 巫 子仪. 宁喘贴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