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5-01-08
接受日期: 2015-01-12
在线出版日期: 2015-02-2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消化系溃疡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2-01/2013-1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A组, 120例消化系溃疡患者为B组, 检测两组唾液与胃黏膜H. pylori的情况, 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A组 vs B组胃黏膜中的H. pylori检出率(45.5% vs 9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浅表或者糜烂胃炎、复合溃疡和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内 vs 口腔H. pylori检出率(93.3%、100.0%、90.0%、95.6% vs 51.7%、60.0%、60.0%、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腔、消化系之间的H. pylori具有相互转移的情况, 而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H. pylori感染是否导致消化系溃疡的发生与再感染需要临床中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核心提示: 口腔、消化系之间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存在相互转移状况, 对于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否导致消化系溃疡的发生发展和再感染依然需要临床中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引文著录: 陈丹宇, 王铿. 幽门螺杆菌所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3(6): 1028-1031
Revised: January 8, 2015
Accepted: January 12, 201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8, 201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among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recurrent oral ulcers and peptic ulcer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s (group A) and 12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included. H. pylori status in the saliva and gastric mucosa was detected, and association among H. pylori infection, recurrent oral ulcers and peptic ulcers was then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H.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gastric mucosa was 45.5% in group A and 94.2% in group B (P < 0.05). The rates of H.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gastric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or erosive gastritis, gastric ulcers, duodenal ulcers and complex ulcers were 93.3%, 100.0%, 90.0%, and 95.6%,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rates in the saliva were 51.7%, 60.0%, 60.0%, and 20.0%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mouse an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whether recurrent oral ulcers caused by H. pylori infection causes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 Citation: Chen DY, Wang K. Association between recurrent oral ulcers and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caus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15; 23(6): 1028-1031
- URL: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23/i6/1028.htm
- DOI: https://dx.doi.org/10.11569/wcjd.v23.i6.1028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该病菌先在人体口腔内细胞发生突变, 很容易改变局部细胞抗原性, 最终引起身体的自身免疫[1]. 研究[2,3]显示, H. pylori感染之后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和酶均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并且诱发胃肠轴膜病变. 虽然临床中有相关的研究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4]. 因此, 本研究对H. pylori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具体的分析如下.
选取2012-01/2013-1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A组, 120例消化系溃疡患者为B组. A组男60例, 女50例, 年龄为20-64岁, 平均年龄为35.2岁±5.5岁. 病程时间为1-14年, 平均病程时间4.3年±1.2年. B组男65例, 女55例, 年龄为21-65岁, 平均年龄为35.9岁±5.3岁. 病程时间为2-15年, 平均病程时间4.5年±1.0年. A组与B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的两组对象均知情同意, 并且测定溃疡的面积, 对于合并有龋病患者应取牙龈下菌斑进行PCR检测, 测定H. pylori的情况. 同时, 采取相同的方法检测唾液和胃黏膜H. pylori的情况. 然后, 对比两组患者唾液和胃黏膜中的H. pylori检出情况, 以及不同龋病H. pylori的检出状况, 认真做好记录[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mean±SD进行表示, 独立样本采取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中浅龋、中龋、深龋中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8.2%、12.7%、14.5%, B组中浅龋、中龋、深龋中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9.2%、13.3%、15.0%, 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分组 | n | 浅龋 | 中龋 | 深龋 |
A组 | 110 | 9(8.2) | 14(12.7) | 16(14.5) |
B组 | 120 | 11(9.2) | 16(13.3) | 18(15.0) |
χ2值 | - | 0.173 | 0.202 | 0.218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A组唾液与胃黏膜中的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34.5%、45.5%, B组唾液与胃黏膜中的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50.0%、94.2%, A组胃黏膜中明显的低于B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分组 | n | 唾液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 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
A组 | 110 | 38(34.5) | 50(45.5) |
B组 | 120 | 60(50.0) | 113(94.2) |
χ2值 | - | 0.548 | 11.527 |
P值 | - | >0.05 | <0.05 |
浅表或者糜烂胃炎、复合溃疡和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内H. pylori检出率高于口腔H. pylori检出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检查方法 | 浅表或者糜烂胃炎 | 复合溃疡 | 胃溃疡 | 十二指肠溃疡 |
n | 60 | 5 | 10 | 45 |
胃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 56(93.3) | 5(100.0) | 9(90.0) | 43(95.6) |
口腔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 31(51.7) | 3(60.0) | 6(60.0) | 9(20.0) |
χ2值 | 4.184 | 5.297 | 5.701 | 6.145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在临床中是常见的疾病, 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前者多数患者是由于H. pylori所导致, 而H. pylori所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6,7]. H. pylori主要是定植在人体的胃部, 且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人群中其胃部H. pylori的检出率也不相同, 一般在30.0%-80.0%之间. 临床研究[8,9]显示, 正常人群有50.0%能够检查H. pylori的存在, 而绝大部分的消化系溃疡患者均可以检查出H. pylori的存在. 同时, 人的口腔内菌斑和唾液也能够检查出H. pylori的存在, 且与人胃部H. pylori具有相同的形态与免疫学特征[10]. 临床中为了进一步了解H. pylori所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 本研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研究中选取伴有不同程度龋病的消化系溃疡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分析, 对二者H. pylori进行分析, 且数据显示二者的检出率并无明显的差异. 数据还显示, 唾液中H. pylori的检出率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患者并无明显的差异. 进一步说明, H. pylori感染和复发性口腔溃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 研究[11,12]显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发病常常和H. pylori酯多糖以及空泡毒素与尿素酶的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且患者在经过H. pylori感染之后, 口腔的局部炎症反应也会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大量释放, 最终很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内的局部炎症反应. 一般的情况下, 口腔是H. pylori的寄存的重要地方之一, 患者一旦出现有H. pylori的感染, 并且将会随着食物的进入而到其胃部, 很容易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13]. 数据也显示, 浅表或者糜烂胃炎、复合溃疡和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内H. pylori检出率高于口腔H. pylori检出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说明, 口腔、消化系之间的H. pylori具有相互转移的情况. 临床研究显示, H. pylori属于条件致病菌, 正常的情况下主要是存在口腔和胃部, 一旦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身体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 很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14]. 但是, 临床中对于复发性消化溃疡伴H. pylori感染是否产生消化系溃疡并未见报道. 同时, 依然需要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探究, 从而更全面的了解二者的关系.
总之, 口腔、消化系之间的H. pylori具有相互转移的情况, 而对于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否导致消化系溃疡的发生发展和再感染需要临床中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更全面地了解其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是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和消化系溃疡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 因此, 加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农华, 教授,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此次的临床研究对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和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分析, 并且分析胃黏膜和唾液中H. pylori的检出情况, 说明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
临床中对于H. pylori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性和H. pylori与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均有一定的报道, 且存在紧密的联系. 本研究中对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关系进行分析, 更全面的了解相关性.
本次的研究是分析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相关性, 且进一步明确二者的特征和内在的联系, 说明口腔、消化系之间的H. pylori存在有相互转移的状况.
此次的研究针对性强, 为临床中进一步的了解H. pylori导致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且在将来的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龋病: 称虫牙、蛀牙, 是细菌性疾病, 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本研究对以后的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文章观点鲜明, 结果真实可信, 实际应用价值高, 文章可读性强, 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编辑: 韦元涛 电编: 闫晋利
9. | Taş DA, Yakar T, Sakalli H, Serin E. Impa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o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J Oral Pathol Med. 2013;42:89-94. [PubMed]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