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4-11-24
接受日期: 2014-12-04
在线出版日期: 2014-12-28
目的: 观察临床中护理干预在科学关爱生命(Care for Life in Science, CLS)生物治疗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 并观察其预后效果.
方法: 选取2011-01/2011-1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生物治疗科80例消化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常规组在CLS生物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 而干预组在CLS生物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效果.
结果: 干预组 vs 常规组2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 vs 70.0, 75.0 % vs 60.0%, P<0.05); 干预组 vs 常规组食欲、疼痛和病情认知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017, 6.332, 8.407, 9.352, 均P<0.05).
结论: CLS生物治疗消化系肿瘤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 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核心提示: 科学关爱生命(Care for Life in Science)生物治疗消化系肿瘤的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 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引文著录: 张琳, 孙雯雯, 付丽娜. 护理干预联合CLS生物治疗对消化系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36): 5742-5745
Revised: November 24, 2014
Accepted: December 4, 2014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8, 2014
AIM: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are for Life in Science (CLS) biological treatmen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tumors.
METHODS: Eight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at Tianjin Fourth Cent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ither an intervention group or a conventional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LS biolog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routine car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underw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LS biological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2- 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5.7% vs 70.0%, 75.0% vs 60.0%, P < 0.05). Appetite, pain and disease awarenes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 = 5.017, 6.332, 8.407, 9.352, P < 0.05).
CONCLUSION: CLS biolog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are intervention is feasible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prognosis.
- Citation: Zhang L, Sun WW, Fu L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CLS biological therapy improves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tumors.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14; 22(36): 5742-5745
- URL: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22/i36/5742.htm
- DOI: https://dx.doi.org/10.11569/wcjd.v22.i36.5742
消化系肿瘤在消化内科属于常见疾病, 临床中常常采取手术治疗, 术后化疗. 但是, 并不意味着肿瘤治疗的结束, 经常在一定的时期依然出现复发[1,2]. 随着临床中对该病的研究, 科学关爱生命(Care for Life in Science, CLS)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够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起到较强的杀伤作用, 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 但是, 治疗的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3,4]. 因此, 本研究重点分析护理干预在CLS生物治疗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 具体的分析如下.
选取2011-01/2011-1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生物治疗科80例消化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均40例. 干预组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4-78岁, 平均年龄为51.3岁±5.2岁. 病理类型: 胃癌14例, 结肠癌10例, 直肠癌8例, 食管癌8例. 常规组男20例, 女20例, 年龄23-79岁, 平均年龄为52.7岁±4.8岁. 病理类型: 胃癌15例, 结肠癌10例, 直肠癌9例, 食管癌6例. 干预组与常规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治疗: 此次研究的两组对象均采取CLS生物方法治疗, 采取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静脉采血30.0 mL, 并且放入4 ℃冰箱保存, 24 h内送至实验室培养, DC-CIK细胞培养时间为10-15 d, 依据DC-CIK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制备DC-CIK细胞混悬液, 每次回输细胞≥1.0×109个, 连续3 d, 总输入量≥1.0×109个.
1.2.2 护理: 常规组患者在CLS生物治疗中仅仅临床常规的护理, 而干预组在CLS治疗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的分析如下:
心理护理[5]: 患者在CLS生物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准确的评估心理状况, 稳定患者的情绪. 护理人员应详细的介绍CLS生物治疗的原理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并且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 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采血护理[6]: 护理人员应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精神状况和病史以及肿瘤的临床分期等, 采血前详细地向患者解释工作的必要, 避免产生恐慌. 同时, 采血的过程中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和乏力以及其他不适, 并及时地采取措施.
回输护理[7]: 临床中DC-CIK细胞属于血制品, 应用输血器输注时应严格的核对, 叮嘱患者放松, 回输前30 min注射5.0 mg地塞米松, 合理的使用输血器. 输注开始前应缓慢, 20滴/min. 20 min之后逐渐地增加滴速, 控制40-50滴/min. 输液结束时应在瓶内注入30.0 mL生理盐水, 并轻轻晃动. 回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护, 密切的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回输后护理[8]: 患者需要多次回输, 护理人员在每次回输之后应准确地告诉其下次回输的时间. 同时, 患者在出院前应做好各项检查, 认真的向患者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2.3 观察指标及评估: 主要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 包括食欲和疼痛以及病情认知度与日常生活能力, 分值越高曾表示患者效果越好[9].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mean±SD表示, 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治疗2年和3年生存率明显地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分组 | 1年生存率 | 2年生存率 | 3年生存率 |
干预组 | 39(97.5) | 34(85.7) | 30(75.0) |
常规组 | 38(95.0) | 28(70.0) | 24(60.0) |
χ2值 | 0.603 | 4.761 | 5.252 |
P值 | >0.05 | <0.05 | <0.05 |
干预组食欲、疼痛和病情认知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地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分组 | 食欲评分 | 疼痛评分 | 病情认知度评分 |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
干预组 | 27.8±2.8 | 27.5±2.1 | 31.5±2.5 | 32.7±3.2 |
常规组 | 13.8±2.2 | 14.5±1.9 | 16.8±2.1 | 16.9±2.1 |
t值 | 5.017 | 6.332 | 8.407 | 9.352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消化系肿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临床中常常采取手术治疗和化疗以及放疗等, 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 如何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1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CLS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11]. 但是, 在CLS生物治疗的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CLS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在实施前应加强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 并且需要熟练的掌握无菌操作和治疗方法以及给药的方式与不良反应[12,13]. 同时, 护理人员应全面的熟悉患者的病情状况, 进一步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加强患者的沟通, 更好的便于护理人员的实施, 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14]. 经过此次的临床研究分析, 临床中对于消化系肿瘤患者实施CLS生物治疗中, 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使是可行的, 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同时, 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 干预组治疗2年和3年生存率明显地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数据还显示, 干预组食欲、疼痛和病情认知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 CLS生物治疗中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在治疗的过程中, 加强心理护理、采血护理和回输护理以及回输后护理, 护理针对性强, 计划周密, 从而改善预后. 经过一些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可以更好地将工作落实, 确保CLS生物治疗的优越性[15].
总之, CLS生物治疗消化系肿瘤的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 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值得临床中应用.
科学关爱生命(Care for Life in Science, CLS)生物治疗是临床中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 由于新型方法的实施, 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对促进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荣,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
临床中重点分析CLS生物治疗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全面的了解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重点阐述护理干预联合CLS生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
临床中对于肿瘤CLS生物治疗和护理已经有较好的报道, 均认为CLS生物治疗的优越性. 但是, 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护理报道并不多见, 而文章重点阐述护理干预的效果.
本文研究了CLS生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分析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指标进行了解实施的优越性.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 为CLS生物治疗在肿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并为护理人员提供详细的护理参考指导.
本研究从临床实际的角度分析, 全面阐述CLS生物治疗的优越性, 重点说明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必要性和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韦元涛 电编:闫晋利
5. | Linch GF, Ribeiro AC, Guido Lde A. [Graduate program in nursing at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Santa Maria: trajectory and results]. Rev Gaucha Enferm. 2013;34:147-154. [PubMed] |
9. | McCabe DL. Academic dishonesty in nursing school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Nurs Educ. 2009;48:614-623. [PubMed]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