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0.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RNA-21在肝脏中的作用
张莹, 郑素军, 段钟平
张莹, 郑素军,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市 100069
郑素军,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重型肝炎肝衰竭的防治研究.
ORCID number: $[AuthorORCIDs]
基金项目: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8ZX10002-0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800979;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7102085; 北京市科技新星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7B055;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7JL02; No. 2010JL02.
作者贡献分布: 本文综述由张莹完成; 郑素军与段钟平审校.
通讯作者: 郑素军, 副主任医师, 100069,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zhengsujun003@126.com
电话: 010-63291007
收稿日期: 2010-06-30
修回日期: 2010-08-06
接受日期: 2010-08-17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9-0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新发现的小RNAs, 因其能调控细胞活动的每个方面, 包括分化、生长、代谢、增殖、凋亡和病毒感染、肿瘤生成, 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最近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 miRNAs在肝脏含量丰富并且参与肝脏生理和病理的各个过程. microRNA-21是目前研究最多的miRNAs之一, 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一些病理生理改变, 但其在肝脏中的研究比较少. 本文就microRNA-21在肝再生、肝细胞代谢、肝脏免疫反应及其在肝癌、丙型肝炎等肝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microRNA-21; 肝脏; microRNAs
引文著录: 张莹, 郑素军, 段钟平. microRNA-21在肝脏中的作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25): 2621-2625
Functions of microRNA-21 in the liver
Ying Zhang, Su-Jun Zheng, Zhong-Ping Duan
Ying Zhang, Su-Jun Zheng, Zhong-Ping Duan, Beijing You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Project on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HIV/AIDS, Viral Hepatit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o. 2008ZX10002-005-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800979; the Beijing 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 7102085; the Beijing New Star Project on Science & Technology, No. 2007B055; and the Basic-Clinic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 2007JL02; No. 2010JL02.
Correspondence to: Su-Jun Zheng, Beijing You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zhengsujun003@126.com
Received: June 30, 2010
Revised: August 6, 2010
Accepted: August 17, 201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8, 2010
0 引言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新发现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s, 长约19-22 nt, 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1]. 研究表明miRNAs调控人类约1/3的基因, 是细胞分化、增殖、生长、迁移和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 在生物发育和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 最近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 miRNAs在肝脏中含量丰富并且调控肝脏功能的各个方面. miRNAs的不正常表达可能是许多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ncer, HCC)、多囊肝病的一个关键的发病因素[3], 对肝病相关miRNAs进行研究, 必将加深对肝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也有助于发现肝病新的治疗靶点. 自从5年前被确认为是人脑恶性胶质瘤最常见和表达高度上调的miRNAs[4], microRNA-21已经引起包括发育学、肿瘤学、干细胞生物学、衰老学等不同领域研究者的注意, 成为被研究最多最透彻的miRNAs之一, 如多数研究表明microRNA-21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 同时, 在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一些病理改变中表达升高[6,7]. 目前, microRNA-21在肝脏中的研究尚少, 本文就microRNA-21在肝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microRNA-21和肝再生
microRNA-21在肝再生的增殖期表达上调. 细胞再生过程中, 原本处于静止期的肝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分化为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 与此同时肝组织结构得到恢复. 这个过程受到相应基因复杂而精确的调控, 其具体表达、调控过程尚未完全阐明. 而microRNA-21作为一个具有调节作用的小分子RNA, 在肝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Marquez等[8]切除小鼠的部分肝脏, 观察切除术后1、6、12、24、48 h以及7、14 d小鼠肝脏的再生情况, 发现和肝切除术前相比, 切除术后小鼠肝脏microRNA-21的表达在1、6、12、24和48 h上调, 并在12、24 h达到高峰(超过正常2倍), 提示microRNA-21在肝再生早期可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microRNA-21基因的启动子受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激动蛋白-1(activation protein-1)、核因子IB(nuclear factor I-B, NFIB)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等转录因子的调节[9-11], 这些转录因子中有很多在肝再生早期被激活[12]. 其中, NF-κB的激活是肝切除术后最早出现的信号转导事件之一[13,14], 有研究显示, NF-κB参与microRNA-21的表达上调[11,15]. Pellino(Peli1)是一种泛素连接酶, 并且是公认的microRNA-21的靶基因. 在肝再生早期, microRNA-21和Pellino(Peli1)的水平呈负相关. 而Pellino(Peli1)作为IL-1R/TLR信号级联反应的一种衔接蛋白, 和IL-1R相关激酶(IL-1R-associated kinase, IRAK)1, IRAK4, TNF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形成复合体, 共同参与IL-1R/TLR信号级联反应, 激活NF-κB[16]. 因此在肝再生过程中, Marquez等认为microRNA-21一方面可能在NF-κB作用下表达上调; 另一方面microRNA-21通过作用于靶基因Peli1蛋白, 间接抑制NF-κB转录因子, 和NF-κB形成一种负反馈调节反应[8].
2 microRNA-21在肝脏细胞代谢的调控作用
林蛙能适应严寒的环境, 能够忍受身体里65%-70%的水凝固成冰. Biggar等[17]多年致力于林蛙抗冷性的生物化学研究. 他们发现, 和对照组(从5 ℃, 驯化组抽样)相比, 24 h冰冻组(-3 ℃, 冰冻暴露24 h)的林蛙肝脏中的microRNA-21转录水平上升了1.3倍(P<0.05). 由于在一些恶性胶质瘤和乳腺癌研究中, microRNA-21显示了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在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 microRNA-21可作用于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4, PDCD4)而抑制细胞凋亡[18]; 而在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的研究则显示, 如果用寡核苷酸封闭microRNA-21, 可导致caspase-3、caspase-7的激活, 诱导细胞凋亡[19]. 由此, Biggar推测, 在冰冻条件下, microRNA-21发挥了抗凋亡作用, 肝脏细胞凋亡可能被抑制, 凋亡的抑制是保持长期低代谢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肝脏中microRNA-21水平的升高可能对冰冻组林蛙保持长期低代谢率非常重要[8].
3 microRNA-21和肝脏的免疫反应
肝脏实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细菌、毒物和抗原等造成的肝损伤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 miRNAs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20]. Hand等[21]发现肝脏中缺少Dicer1功能的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miRNAs, 出现进行性肝细胞损害、凋亡和汇管区炎症表现, 更加证明了miRNAs在肝脏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Hashimi等[22]发现miRNA-蛋白网络系统(miRNA-protein networks)具有调节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 MDDC)分化的作用. 通过对结合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的非整合素分子/CD14(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nonintegrin/CD14, DC-SIGN/CD14)的表达率定量可以发现, 抑制microRNA-21使MDDC分化停顿. 已经证实Wingless-1(WNT1)和Jagged-1(JAG1)是microRNA-21的靶基因, microRNA-21通过与WNT1和JAG13'端非翻译区结合抑制这两个靶基因的翻译. 值得注意的, 外加的WNT1和JAG1也能使MDDC分化停顿, 提示由microRNA-21调节的对内源WNT1和JAG1表达的抑制作用对正常MDDC的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 抑制microRNA-21, 或者增加Wnt-1和JAG1, 都能导致DC内吞功能的下降.
4 microRNA-21在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microRNA-21在肝病中的研究非常少, 研究比较透彻的是他和HCC的关系. 另外, 最近有研究发现,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和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microRNA-21与HCC和慢性丙型肝炎的关系作一阐述.
4.1 microRNA-21与HCC
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已有研究证实microRNA-21在HCCs中表达上调[23,24]. microRNA-21克隆占肝癌细胞株(HepG2, PLC, Huh7)中所有miRNA克隆的16.7%, 而在正常肝脏中这一数值只有0.1%[25]. 研究表明, microRNA-21通过多种机制促进HCC的发生和细胞的增殖、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4.1.1 microRNA-2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Meng等[26]应用microRNA-21抑制或过表达试验探讨了microRNA-21对肝癌细胞株促增殖作用: 在HepG2, PLC/PRF-5, SK-HEP-1和SNU-182等肝癌细胞株中, 应用microRNA-21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anti-microRNA-21)降低了细胞增殖, 而给与anti-miR-132则细胞增殖无明显改变; 给肝癌细胞株转染microRNA-21前体(precursors), 则促进了肝癌细胞增殖. 探讨其机制发现, 属于抑癌基因之一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PTEN)为microRNA-21的靶基因, 用PTEN siRNA下调PTEN表达, 降低了anti-microRNA-21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 表明microRNA-21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作用是PTEN依赖性的. 在肝癌中PTEN蛋白经常下降或缺失, 与肝癌形成相关[27,28]; PTEN基因功能的丧失使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 又称AKT)活性增强, 从而增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激酶途径, 促进肝癌细胞存活和增殖[29].
4.1.2 microRNA-21增强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上调microRNA-21能抑制PTEN的表达, 如上所述, PTEN降低除了可以促进HCC细胞增殖外, 还能引起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的磷酸化作用, 磷酸化的FAK可以促进细胞的迁移, 还可以促进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正常肝组织的21.7±8.7倍)和金属蛋白酶-9(正常肝组织的17.5±8.6倍)表达的增多[26], 从而增强细胞的侵袭性. 另外, microRNA-21通过抑制PDCD4的表达增强癌细胞的血管内渗作用, 从而启动HCC细胞的迁移[30].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的降解是HCC浸润和转移的关键. MMP能降解ECM. 而组织中MMPs主要受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抑制. 目前已发现的TIMPs包括TIMP-l、-2、-3、-4四种, TIMP3只存在于ECM中, 是4种TIMP中唯一可以与ECM紧密结合的非可溶性蛋白, 能与MMP非共价结合, 从而抑制MMPs的活性[31-33]. 反向诱导的含有Kazal基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 RECK)是一种膜定位MMP抑制因子, 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种MMP的分泌和活化, 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迁移[34,35]. RECK和TIMP3均受microRNA-21的调节, RECK是microRNA-21直接的靶基因, 而TIMP3不受microRNA-21的直接调节, 他作为microRNA-21信号通路的下游效应器发挥作用[36]. microRNA-21上调能抑制RECK和TIMP3的表达, 导致MMPs的表达升高, 从而增强HCC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能力[37].
4.2 microRNA-21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一种正链RNA病毒, 慢性HCV感染引起正常处于静止期的肝细胞迅速地分裂, 导致肝纤维化, 肝硬化, 部分可进展为HCC.
Marquez等[38]研究表明microRNA-21和HCV、肝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 他们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分析发现HCV感染患者肝硬化分期(r = 0.51, P = 0.018)、外周病毒载量(r = 0.584, P = 0.021)、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又称ALT)(r = 0.43, P = 0.05)、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又称AST)水平(r = 0.452, P = 0.044)和microRNA-21有关. microRNA-21表达水平在肝纤维化早期是低的, 在肝纤维化进展期中表达上调, 考虑microRNA-21参与调节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病.
TGF-β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SMAD7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信号蛋白, 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 Marquez等的研究发现, SMAD7作为microRNA-21直接的靶基因, 在慢性HCV感染的肝细胞中, microRNA-21的上调可通过抑制SMAD7来促进纤维化[38]; 另有研究表明TGF-β促进初级microRNA-21前体(pri-miRNA)加工成为成熟microRNA-21[39], Marquez等的研究认为, microRNA-21通过抑制TGF-β信号传导通路的负调节子SMAD7,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形成了正反馈机制[38].
5 结论
研究表明, miRNAs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人类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 免疫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疾病发生. 加强各型肝病患者相关miRNAs研究, 可能有助于从miRNAs基因调控角度阐明肝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microRNA-21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已有较多研究, 但在乙型、丙型肝炎等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尚报道不多, 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 进一步积极探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相关肝病中microRNA-21表达改变规律, 分析验证其作用靶基因和进行相应功能研究, 并设法对肝脏miRNA-21表达进行调控, 有可能发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关肝病新的治疗新的靶点和方法.
评论
背景资料
miRNAs调节人类约1/3的基因, miRNAs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人类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免疫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疾病发生. 自从5年前被确认为是人脑恶性胶质瘤最常见和高度上调的miRNAs, microRNA-21已经引起包括发育学、肿瘤学、干细胞生物学、衰老学等不同领域研究者的注意, 成为被研究最多最透彻的miRNAs之一, 例如microRNA-21已经被证实在多种肿瘤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还参与心肌肥大等一些病理生理改变, 但目前在肝病中作用研究尚少, 是研究热点之一.
研发前沿
加强各型肝病患者相关miRNAs研究, 可能有助于从miRNAs基因调控角度阐明肝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microRNA-21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已有较多研究, 但在乙型、丙型肝炎等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尚报道不多.
相关报道
Marquez等提出在肝再生过程中, microRNA-21可能通过靶向调节Peli1蛋白, 和NF-κB形成一种负反馈调节反应.
同行评价
本文选题新颖, 内容丰富, 文献引用合理, 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