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6-15; 13(11): 1370-1371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6-15. doi: 10.11569/wcjd.v13.i11.1370
Wilson病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
杨树平, 蒋建霞, 林琳, 赵志泉, 张小勇, 孙茂华
杨树平, 蒋建霞, 林琳, 赵志泉, 张小勇, 孙茂华,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0029
通讯作者: 杨树平,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yangsping@yahoo.com.cn
电话: 025-83718836-6255
收稿日期: 2005-02-08
修回日期: 2005-03-01
接受日期: 2005-03-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6-15

患者, 男性, 40岁, 因上腹痛20 d, 加重5 d伴皮肤瘀点入院, 经检查最后诊断为Wilson病合并急性白血病, 此病例很罕见.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杨树平, 蒋建霞, 林琳, 赵志泉, 张小勇, 孙茂华. Wilson病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11): 1370-1371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February 8, 2005
Revised: March 1, 2005
Accepted: March 24, 2005
Published online: June 15, 2005

N/A

Key Words: N/A


1 病例报告

男, 40岁, 因上腹痛20 d, 加重5 d伴皮肤瘀点入院. 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隐痛, 无放射. CT: 肝硬化、门静脉左支血栓形成、胆囊结石、脾梗塞. 5 d前患者左上腹痛加剧, 不能缓解, 皮肤出现广泛散在针尖样出血点. 3 a前患者因双下肢瘀斑查血常规发现PLT43×109/L, 此后波动于43-80×109/L. 2 a前血涂片及骨髓常规正常, PAIgG, PAIgM, PAIgA正常; ALT, AST, GGT, TBIL为正常值的1-1.5倍, 甲-戊肝病毒抗体均阴性, 自身抗体、抗ENA抗体阴性. B-超: 胆囊炎、胆囊结石、肝区回声粗, 肝右叶见数枚稍强回声区, 最大0.9 cm×1.0 cm. 经保肝治疗后肝酶恢复正常, 尿常规血+-+++, 多次泌尿系B-超及KUB+IVP检查无阳性发现. 家族史: 非近亲婚配, 父80岁, 体健. 母73岁, 患高血压、心脏病、肺病, 血像异常20年: 红、白细胞为正常低限, PLT60-80×109/L, 曾多次行骨穿检查, 无特殊发现. 其外祖母90岁, 健在, 但有易出血及出血后不易止30年, 未进一步诊治. 患者母亲一侄女PLT60-80×109/L. 查体: T37.2℃, P88次/min, R20次/min, BP115/75 mmHg. 重度贫血貌, 消瘦, 全身广泛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及陈旧瘀斑.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双眼角膜缘可见黄绿色宽约2 mm色素环. 肝肋下4 cm, 质硬, 轻度压痛, 脾肋下5 cm, 质硬, 压痛剧烈. 双眼角膜后弹力层可见环形棕黄色K-F环, 血铜蓝蛋白100 mg/L(参考值200-600 mg/L), 血清铜: 5 μmol/L(参考值13-24 μmol/L), 确诊为Wilson病, 累及肝脏. 血WBC 17.9→27.9×109/L, Mo 0.734→0.743, PLT 17→16×109/L, Hb46→39 g/L; PT 19.4s→15.6 s(参考值9.8±3 s), INR 2.05→1.71, APTT48.6 s→36.9 s(参考值26.8±10 s), TT17.1 s→12.2 s(参考值12.8±3 s), FIB2.05 g/L→3.00 g/L(参考值2-4 g/L), 血涂片原始粒细胞占0.20, 原幼单核细胞占0.27, 成熟红细胞大致正常. 血小板少见. 骨髓常规示: 骨髓增生活跃, 粒系0.608, 红系0.056, 粒红比10.86, 粒系增生活跃, 原粒0.372, 单核系异常增生, 原幼单0.064, 成熟单0.092. 红系及淋巴系增生明显降低, 形态大至正常, 未见巨核细胞, 血小板少见. NAE染色: 原幼细胞阳性率0.84, 积172分, NAE+NAF: 原幼细胞阳性率0.64, 积78分. POX染色: 原幼细胞阳性率0.82, 积205分, PAS: 原幼细胞阳性率0.18, 积18分, ANLL-M2可能性大, AML-M4Eo待排. 染色体检查示: 染色体数目46, 分裂相数目6, 所分析细胞中有6个为47, xy, +22, 余正常, 结论: AL/47, xy, +22(6)/46, xy(4). 最终诊断为AML-M2. 经MA化疗一疗程后达完全缓解.

2 讨论

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是一种铜代谢障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因WD基因突变不能有效表达基因产物, 导致胆汁排铜下降及铜蓝蛋白合成减少, 铜在体内多种器官组织沉积, 主要沉积于肝及脑基底核, 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 现已发现WD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上, 含22个外显子, 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ATP7B), 故又称ATP7B基因. 研究表明第14及第18外显子可能为欧洲人的突变热区, 而第5及第8外显子可能为中国人WD基因的突变热区[1-3].

染色体的易位导致融合基因的产生是大多数白血病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 在成人AML中, 77-94%的患者可以得到充分的细胞遗传学的检查结果, 而在这些病例中55-78%存在染色体的异常, 表现为染色体的数量异常(包括整倍体异常及非整倍体异常)或结构异常(即易位或倒位). 在伴有染色体异常的AML-M2型患者中有30%以上表现为t(8; 21), 亦可表现为del(16)(q22)[4].

Wilson病合并AML-M2病例实为罕见,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金属铜的过量沉积对组织有毒性作用, 主要通过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耗损抗氧化剂和聚合铜硫蛋白, 氧化剂可损害线粒体、DNA、溶酶体等, 除造成肝脏、脑等组织器官的损伤外, 也可能损害造血系统, 导致白血病的发生[5]. 另外Wilson病和白血病都涉及到染色体的异常, 致病基因的重叠可能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编辑: 张海宁

1.  许 月芳, 范 玉新, 余 龙, 江 萤, 杨 任民, 韩 咏竹, 崔 映宇, 任 明山, 赵 寿元. PCR直接测序在Wilson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8;15:284-287.  [PubMed]  [DOI]
2.  徐 评议, 梁 秀龄, 马 少春, 王 丽娟, 刘 焯霖.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22:1-4.  [PubMed]  [DOI]
3.  Thomas GR, Forbes JR, Roberts EA, Walshe JM, Cox DW. The Wilson disease gene: Spectrum of muta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Nature Genet. 1995;9:210-217.  [PubMed]  [DOI]
4.  沈 志祥. 恶性血液病现代治疗. 第一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68-80.  [PubMed]  [DOI]
5.  万 谟彬. Wilson病的基础与临床. 肝脏. 2001;6:128-130.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