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快报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4.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8-15; 12(8): 1982-1983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8-15. doi: 10.11569/wcjd.v12.i8.1982
中国Helicobacter pylori 感染者血清抗Helicobacter pylori IgG 亚型的变化
王冬, 刘枫, 王闻雅, 屠振兴, 李兆申
王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科研科 上海市 200433
刘枫, 屠振兴, 李兆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 200433
王闻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免疫教研室 上海市 200433
基金项目: 欧共体国际合作课题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ICA4-199-10010).
通讯作者: 李兆申, 200433, 上海市长海路174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zhsli@81890.net
收稿日期: 2004-05-12
修回日期: 2004-05-20
接受日期: 2004-06-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8-15

目的: 探讨中国H. pylori 感染者血清抗H. pylori IgG 亚型的变化及其与H. pylori相关疾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中国广西和上海地区证实为H. pylori 感染者血清抗H. pylori IgG 亚型的水平. 其中上海患者55例, 广西患者74例.

结果: 中国广西和上海感染H. pylori 的患者血清中IgG 亚型IgG1和 IgG2, IgG3 和 IgG4的水平非常低, 上海和广西感染H. pylori 的患者IgG 各亚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上海和广西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IgG2水平显著高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P<0.05); IgG1、IgG3 和 IgG4水平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抗H. pylori IgG2水平可能是H. pylori 感染致十二指肠溃疡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王冬, 刘枫, 王闻雅, 屠振兴, 李兆申. 中国Helicobacter pylori 感染者血清抗Helicobacter pylori IgG 亚型的变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8): 1982-1983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May 12, 2004
Revised: May 20, 2004
Accepted: June 24, 2004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5, 2004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是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目前很多研究致力于H. pylori的致病因子及发病机制, 但宿主因素在H. pylori感染者的临床转归中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检测中国H. pylori感染者血清中IgG亚型的变化及其与消化性溃疡(PUD)的相关性, 探讨抗H. pylori IgG 亚型改变在H. pylori感染者临床转归中可能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血清标本55份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患者, 男32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50.1±12.2岁. 均因消化不良症状而就诊,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7例, 其余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NUD). 血清标本74份来自广西大学第一医院患者, 男41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46.8±11.1岁, 也均因消化不良症状而就诊,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9例, 其余为NUD患者. 以上患者均经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3C-尿素酶呼气试验证实为H. pylori感染. 主要试剂采用CagA-H. pylori菌株经超声粉碎制备, 菌株由英国利兹St James医院提供.所用IgG1-4的二抗均购自Novocastra abotatories.

1.2 方法

首先用包被缓冲液稀释H. pylori抗原制备ELISA反应板, 然后用稀释缓冲液将标准血清倍比稀释由1: 200至1: 12 800加入至标准品孔内, 每份标准品设双孔, 每孔加入1: 7 500稀释的生物素标记的二抗, 每次测定设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最后加入1 g/L硝基苯磷酸酯显色, 在酶联仪上读取405 nm的吸光度(A405). 标准曲线的绘制采用该实验室的传统方法. 两个样本及多个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 组间A405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 数据计算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

2 结果

中国广西和上海感染H. pylori的患者血清中对H. pylori全细菌抗原起反应的IgG亚型主要是IgG1和 IgG2, AU值分别为10.5±4.0和9±3.4, IgG3 和 IgG4的水平非常低(AU值分别为2±0.9和0), 上海和广西感染H. pylori的患者IgG 各亚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上海和广西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IgG2水平显著高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P<0.05); IgG1, IgG3, IgG4水平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PUD和NUD患者抗H. pylori IgG 亚型AU值的比较 (mean±SD).
分组nIgG1IgG2IgG3IgG4
Shangahai
NUD3813.3±5.46.4±2.800
PUD1715.4±5.711.1±3.2a5.2±2.10
Guangxi
NUD456.8±5.56.7±3.33.2±2.10
PUD2911.7±5.410.9±3.5a00
3 讨论

宿主因素在H. pylori 易感性以及感染后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任何一种感染性疾病都是宿主与致病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感染性疾病的预后. 人类对抗原产生的抗体具有多样性, 每种抗体都有不同的功能, 包括激活补体、与巨噬细胞和效应细胞结合等. 在大多数感染中, IgG的各种亚型是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成分. 我们发现中国广西和上海感染H. pylori的患者血清中对H. pylori全细胞抗原起反应的IgG亚型主要是IgG1和 IgG2, 这也表明机体主要针对H. pylori全细菌抗原中的蛋白抗原和某些碳水化合物类的抗原产生抗体. 我们未检测到IgG4, 这可能是采用的检测方法尚不够敏感, 也可能与IgG4本身的滴度较低有关.

不同的IgG亚型水平可以反映疾病的预后. Sakai et al[1]报道针对病原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IgG2水平可以预测牙周炎患者牙槽骨损害的情况. 本研究发现感染H. pylori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抗H. pylori IgG2水平显著高于NUD(P<0.01), 结果与Mitchell et al[2]的结果一致. 但是Andersen et al[3]则报道抗H. pylori IgG各亚型与临床疾病间无明显相关性. 导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检测IgG所用的抗原不同: 我们和Mitchell et al采用的抗原是超声处理的CagA-的H. pylori菌株全细胞抗原, 而Andersen et al使用的抗原为热稳定抗原(heat-stabile antigen). IgG2是由糖抗原诱导产生的, 因此在十二指肠溃疡中观察到的高水平IgG2可能是针对H. pylori多糖抗原产生的. H. pylori的多糖抗原主要是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有研究显示不同H. pylori菌株LPS分子存在着相当大的变异, 某些特异性的脂多糖结构可能与H. pylori的致病性相关. Yokota et al[4]研究发现H. pylori LPS的多糖链中存在高免疫原性的抗原决定簇. 缺乏这种LPS抗原决定簇的H. pylori菌株也缺乏免疫原性, 而高免疫原性LPS诱导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2.高免疫原性LPS糖的O-抗原多糖区与人的Lewis血型抗原有类似结构, 这种结构有利于H. pylori的生存、促进H. pylori的黏附, 针对LPS的IgG2可能参与其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炎症反应.

尽管pDU患者的抗H. pylori IgG2平均水平高于NUD患者, 但我们发现部分NUD患者血清H. pylori IgG2水平也较高, 可达到DU患者IgG2的水平. 有报道显示约10%的NUD患者可能发展为PUD, IgG2水平较高的NUD患者是否可能更容易发生溃疡, 还需要长期的随访研究才能确定.

编辑: N/A

1.  Sakai Y, Shimauchi H, Ito HO, Kitamura M, Okada H.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specific IgG subclass antibody levels as immunological risk indicators of periodontal bone loss. J Clin Periodontol. 2001;28:853-859.  [PubMed]  [DOI]
2.  Mitchell HM, Mascord K, Hazell SL, Daskalopoulos G.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gG subclass response,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statu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1;36:149-155.  [PubMed]  [DOI]
3.  Andersen LP, Gaarslev K. IgG subclass antibodies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heat-stable antigens in normal persons and in dyspeptic patients. APMIS. 1992;100:747-751.  [PubMed]  [DOI]
4.  Yokota Si, Amano Ki, Hayashi S, Kubota T, Fujii N, Yokochi T.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licobacter pylori lipopolysaccharide: presence of an immunodominant epitope in the polysaccharide chain of lipopolysaccharide. Infect Immun. 1998;66:3006-3011.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