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4.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7-15; 12(7): 1748-1749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7-15. doi: 10.11569/wcjd.v12.i7.1748
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叶震世, 钟燕, 吴艳环, 郭明玉, 蔡志萍, 任建林
叶震世, 钟燕, 吴艳环, 郭明玉, 蔡志萍, 任建林, 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厦门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4
基金项目: 叶震世,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电话: 0592-2292387 传真: 0592-2292017
收稿日期: 2003-09-15
修回日期: 2003-10-01
接受日期: 2003-10-27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7-15

目的: 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74例梗阻性黄疸行ERCP检查并与术后诊断比较, 其中41例同时有ERCP, B超及CT检查, 比较三者诊断的符合率.

结果: 本组示恶性胆道梗阻36例, 占48.6%; 良性梗阻38例, 占51.4%. 与术后诊断比较, 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96.9%. 对恶肿瘤诊断符合率77.8%, 主要是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及壶腹周围癌等. 41例中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超及CT(P<0.05).

结论: ERCP对梗阻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优于B超和CT.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叶震世, 钟燕, 吴艳环, 郭明玉, 蔡志萍, 任建林. 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7): 1748-1749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September 15, 2003
Revised: October 1, 2003
Accepted: October 27, 2003
Published online: July 15, 2004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在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中, 影像学检查起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ERCP术的广泛应用, 现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总结我院1996/2003年74例行ERCP检查, 并经手术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08/2003-05梗阻性黄疸74例行ERCP, 并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4例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 1例经内镜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其余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41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B超、CT、ERCP). 男38例, 女36例, 年龄13-84(平均57.6)岁.

1.2 方法

ERCP用拉直法操作, 胰管拍片取俯卧与仰卧位, 胆管取俯卧位、仰卧位、立位及左右斜位. ERCP术后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良性胆道梗阻38例(51.4%), 恶性胆道梗阻36例(48.6%). 胆管结石、胰腺癌、胆管癌共60例, 占81.1%, 其他病因14例占18.9%. ERCP诊断符合率见表1. ERCP检查后2例出现术后胰腺炎, 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41例同时有ERCP、B超、CT检查, 三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2%, 62.9%, 82.9%, 采用x2检验, P<0.05(表2).

表1 梗阻性黄疸ERCP与术后诊断比较.
诊断手术(n)ERCP(n)符合率%
恶性疾病胰腺癌161381.2
胆管癌12975.0
胆囊癌22100.0
壶腹周围癌6466.7
良性疾病胆总管结石323196.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400.0
胆总管炎性狭窄11
乳头炎11
表2 ERCP、B超及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
病因nERCP
B超
CT
正确误诊正确误诊正确误诊
胰腺癌8625371
胆管癌5412341
壶腹周围癌3302130
胆总管结石2120117418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201120
胆总管炎性狭窄1100101
乳头炎1100101
合计413742714347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胰腺癌、胆管癌为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的病因. 本组这3种疾病共占81.1%. 比国内报道[1]高. ERCP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既准确又安全的诊断方法. 其诊断的价值在于确定梗阻性质、部位和范围, 可以进行细胞刷检、活检、胆胰液分析等. 能够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B超、CT虽为无创检查, 但不能全面清晰显示胆胰管情况, 在一些不典型的病例, 对病因的诊断较困难. 多数临床研究均表明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优于B超、CT等[2,3]. 本组41例梗阻性黄疸ERCP的病因诊断率高于B超和CT, 三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ERCP是确诊胆管结石的重要方法. 本组32例手术证实的胆管结石, ERCP诊断符合率为96.9%. B超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由于胆总管下端位于十二指肠背侧, 受腹腔气体和肥胖影响, 其诊断准确率只有60%左右, 较易漏诊, 而ERCP达90%以上[4]. CT对胆红素结石无法显示, 且受设备分辨率高低、分层厚度等的影响大. 本组三者相比以ERCP为高. ERCP不仅可直观胆石的大小、数目、部位, 而且可及时对胆总管结石进行EST后取石, 达到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 这是其他影像学检查所不能比拟. ERCP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ERCP的胰管像以闭塞和狭窄像最常见. 主要表现主胰管在头、体或尾截然中断, 可伴有侧枝破坏. 梗阻端显不规则充盈缺损, 结节状或鼠尾状. 恶性狭窄多为单发, 突然狭窄后均匀扩张, 狭窄处分枝消失. 与慢性胰腺炎常呈多发, 缓慢狭窄, 狭窄后不扩张, 狭窄段短及狭窄可见扩张的胰管分枝有区别, 但有时二者不易鉴别. 如本组一例ERCP显示胰管狭窄, 其上部胰管扩张, 误为胰腺癌. 手术证实是慢性胰腺炎. 本组ERCP、B超、CT的诊断符合率为6/8, 5/8, 7/8.

ERCP在早期诊断胆管癌方面明显优于B 超及CT, 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3%[5]. 胆管癌ERCP的主要表现是狭窄、充盈缺损或梗阻. 常伴有管壁僵硬, 病变以上胆管普遍扩张. 当表现为充盈缺损像时易与结石相混淆. 本组手术证实胆管癌9例, 符合率75%. 误诊2例手术证实为胆管下端炎性狭窄. 因结石、炎症所致. 另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 ERCP是确诊乳头壶腹癌首选方法. 可见乳头不规则结节隆起, 充血, 糜烂, 坏死, 溃疡及菜花样改变. 可进行活检. 本组中有3例活检仅为炎症改变, 只是手术证实为壶腹部癌. 本组ERCP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例. 这4例, 以腹痛、黄疸、淀粉酶升高诊为胰腺炎收入院. ERCP显示胆总管显著扩张, 呈椭圆形, 最大横径5 cm, 形似肿大胆囊, 密度均匀, 轮廓光滑, 胆囊充盈良好, 均经手术证实. 总之, ERCP对梗阻性黄胆病因的诊断符合率高, 优于B超和CT.特别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治疗性ERCP的广泛应用,更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 N/A

1.  任 旭, 王 义录, 李 洪松, 唐 季芬, 李 秀梅, 李 艳华, 原 龙.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6;13:17-19.  [PubMed]  [DOI]
2.  林 国伟, 李 剑英.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 中国内镜杂志. 1999;5:27.  [PubMed]  [DOI]
3.  杨 玉秀, 李 修岭, 樊 晓明, 张 延瑞, 齐 玉芬, 李 怀斌.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附732例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 1998;4:63-64.  [PubMed]  [DOI]
4.  刘 厚钰, 姚 礼庆. 现代内镜学. 第1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190-192.  [PubMed]  [DOI]
5.  李 兆申. 中国ERCP研究现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446-448.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