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4.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2-15; 12(2): 485-487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2-15. doi: 10.11569/wcjd.v12.i2.485
大黄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
黄以群, 林珍辉, 纪树梅, 王喻, 王崇国
黄以群, 林珍辉, 纪树梅, 王喻, 王崇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通讯作者: 黄以群,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180hyq@sina.com
电话: 0595-2668811 传真: 0595-2777800
收稿日期: 2003-06-17
修回日期: 2003-07-10
接受日期: 2003-07-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2-15

目的: 探讨大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机制.

方法: 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18例, 采用大黄联合PHGF治疗, 对照组17例, 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疗程各6 wk. 疗程中定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血浆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IL-8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4 wk, 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83.25±33.17、103.35±75.51、22.74±15.37、77.23±35.64、62.34±5.37、188.86±16.54、2.84±0.66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 治疗后6 wk, 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56.31±36.32、64.34±56.28、16.68±9.31、51.64±34.17、49.58±5.16、138.83±12.67、2.35±0.23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

结论: 大黄联合PHGF对肝坏死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TNF-α、IL-6、IL-8等炎症物质的产生有关, 二者合用疗效更佳.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黄以群, 林珍辉, 纪树梅, 王喻, 王崇国. 大黄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2): 485-487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June 17, 2003
Revised: July 10, 2003
Accepted: July 24, 200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5, 2004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重型肝炎中血氨、血浆内毒素(LPS)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等有害因素明显升高, 影响着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为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我院于2000-08/2003-02用大黄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18例, 观察肝功能、血氨、LPS、TNF-α和IL-6、IL-8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00-08/2003-02住院乙型肝炎患者35例, 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18例, 男12例, 女6例, 平均41.2岁. 按临床分型: 急性重型6例, 亚急性重型8例, 慢性重型4例. 对照组17例, 男12例, 女5例, 平均39.4岁. 按临床分型: 急性重型6例, 亚急性重型7例, 慢性重型4例. 上述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所有病例均参照2000年西安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1.2 方法

治疗方法: 两组疗程均为6 wk. 基础治疗相同(给血浆、白蛋白、支链氨基酸、甘草酸二胺、维生素C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18例): 口服生大黄粉6-10 g/d, 分2-3次, 以温开水调成稀糊状口服或胃管注入胃中; PHGF (空军广州医院制备) 100-120 mg加入100 g/L葡萄糖250 mL内静滴, 1次/d. 对照组(17例): 门冬氨酸钾镁 30 mL加入100 g/L葡萄糖250 mL内静滴, 1次/d. 实验检测: (1)疗程中及时观察主要症状及体征变化. (2)治疗前(0 wk)及治疗后2 wk、4 wk、6 wk取血分别常规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氨;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IL-6、IL-8; 鲎基质定量法检测血浆内毒素. (3)疗效判断: 显效: 疗程结束时, 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肝无肿大, ALT及TBiL降至正常. 有效: 疗程结束时, 临床症状好转, 肝肿大缩小, ALT及TBiL降至治疗前50%以上. 无效: 全疗程治疗后, 临床和生化指标无改善或加重. 死亡: 治疗过程中, 病情恶化死亡.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mean±SD表示,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所有数据均利用SAS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明大黄联合PHGF治疗重型肝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死亡有效率(%)
治疗组18743461.11
对照组17334735.29
P<0.01
2.2 治疗后2组肝功能、血氨、LPS及TNF-α、IL-6、IL-8的变化

于治疗后4 wk, 2组血浆中ALT、TBiL、LPS、血氨、IL-6、IL-8和TNF-α经配对t 检验, t值分别为2.083、2.170、2.136、2.801、2.688、2.182、2.448 (P<0.05, P<0.01), 治疗后6 wk, 2组经配对t检验, t值分别为2.071、2.344、3.129、3.016、2.612、2.824、2.893 (P<0.05, P<0.01), 表2.

表2 不同时间2组血清中肝功、血氨、LPS及细胞因子的变化(mean±SD).
组别ALT (U/L)TBiL (mmol/L)LPS (mg/L)血氨 (mmol/L)IL-6 (mg/L)IL-8 (mg/L)TNF-α (mg/L)
治疗组
0 wk418.85±251.74413.27±115.6163.78±22.31163.24±67.2397.23±6.15323.56±24.524.78±0.54
2 wk284.13±64.81221.62±78.3633.24±18.54121.37±32.2174.28±4.36271.25±17.843.68±0.75
4 wk83.25±33.17 a103.35±75.51a22.74±15.37a77.23±35.64b62.34±5.37a188.86±16.54a2.84±0.66a
6 wk56.31±36.32 a64.34±56.28a16.68±9.31b51.64±34.17b49.58±5.16a138.83±12.67b2.35±0.23b
对照组
0 wk427.26±273.65395.37±103.8263.81±25.46166.33±65.8395.38±6.84337.35±25.744.81±0.48
2 wk325.26±138.12244.32±94.0439.81±29.58131.45±57.2476.58±5.06284.52±22.943.71±0.68
4 wk126.62±81.52165.83±94.2736.07±21.24116.45±46.7367.42±5.81202.28±19.783.31±0.45
6 wk89.73±57.41113.36±67.2328.21±12.3687.14±35.4854.36±5.68151.41±13.682.81±0.63
2.3 副作用

大黄副作用小, 主要是腹泻、味苦, 偶见胃痛、纳差; PHGF副作用小, 偶见局部胀痛. 均不需特殊处理, 所有患者均可耐受.

3 讨论

体内高活性TNF-α、IL-6、IL-8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内毒素是TNF-α的强诱导剂, 而TNF-α在体内也能诱导肝细胞合成IL-6、IL-8等, 这些细胞因子可引起肝内异常免疫反应, 介导肝细胞损伤、坏死[2-3], 因此减轻内毒素血症, 可降低血清高活性TNF-α、IL-6、IL-8水平, 减轻肝细胞损伤.

重型肝炎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肝脏解毒能力差, 容易出现高血氨及内毒素血症. 大黄性苦寒, 具有攻积通便、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清泄湿热等功效, 通过大黄导泻可使肠道内病原体及各种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抑制肠道内毒素的吸收, 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 现代实验证实, 大黄能抑制体液免疫, 增强细胞免疫, 具有免疫调控、稳定机体内环境、修复肝细胞等作用.大黄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1) 阻断内毒素诱生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4-5]; (2)刺激肝细胞DNA的合成, 稳定肝细胞膜, 促进肝细胞再生[6]; (3) 增强Kupffer细胞功能, 提高肝脏清除内源性及外源性内毒素的能力, 促进肝功能恢复[7]. PHGF是从乳猪新鲜肝脏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 能刺激肝细胞DNA的合成, 促进肝细胞再生; 提高肝脏清除内源性及外源性内毒素的能力; 可阻断诱生TNF-α、IL-6、IL-8等的过程, 降低体内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活性, 逆转重型肝炎的病理过程[8-9].

血氨升高是重型肝炎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10], 经研究发现治疗组血氨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大黄联合PHGF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血氨的水平, 对防治肝性脑病及减轻肝脏负担有很好的疗效.另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内毒素、TNF-α、IL-6、IL-8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内毒素、TNF-α、IL-6、IL-8等有害物质减少, 从而缓解肝脏炎症凋亡及坏死, 减轻肝内胆汁淤积, 促进肝细胞再生. 表明大黄联合PHGF不仅能明显降低血浆中内毒素、TNF-α、IL-6、IL-8的产生, 而且可明显退黄、降酶、改善肝细胞.目前国内有关大黄或PHGF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报道较多, 但二者联合的报道甚少, 我们研究的结果提示大黄联合PHGF对肝坏死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TNF-α、IL-6、IL-8等炎症物质的产生有关, 且二者合用副作用小, 安全, 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较为理想的联合用药.

编辑: N/A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8:324-329.  [PubMed]  [DOI]
2.  于 岩岩, 斯 崇文, 田 秀兰, 何 群, 薛 海鹏. 多种细胞因子单独及协同作用对肝坏死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 杂志. 1996;76:258-261.  [PubMed]  [DOI]
3.  陈 宪锐, 周 玉霞, 玄 梅香, 吴 多文, 尹 燕明, 魏 佑农, 王 连成, 赵 新平.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IL-6和IL-8水平动态研究.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17:115-117.  [PubMed]  [DOI]
4.  陈 德昌, 李 红江, 景 炳文, 陈 学云, 杨 兴易. 大黄对烫伤大鼠肝脏内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 1999;11:587-590.  [PubMed]  [DOI]
5.  观 晓辉, 李 韶光, 杨 小云, 曾 宏. 囗服大黄水对肝硬化患者血清TNF-、IL-6水平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01;22:907-908.  [PubMed]  [DOI]
6.  展 玉涛, 魏 红山, 工 志荣, 黄 新, 徐 芹芳, 李 定国. 大黄素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7:30-31.  [PubMed]  [DOI]
7.  陈 德昌, 杨 兴易, 景 炳文, 李 红江. 大黄对烫伤后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华创伤杂志. 2000;16:151-153.  [PubMed]  [DOI]
8.  樊 万虎, 岳 金声, 朱 风群, 张 树林.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清IL-6、IL-8的影响. 中国急救医学. 1998;18:15-17.  [PubMed]  [DOI]
9.  李 灼亮, 谢 庆, 郑 茉莉, 王 宝奎.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TNF的影响. 中华肝病学会肝脏病杂志. 1995;3:173.  [PubMed]  [DOI]
10.  蒋 滢, 蒋 菊香, 徐 颖, 朱 赓伯. 氨基酸代谢与肝性脑病.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24:53-58.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