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 Open Access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4.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1-15; 12(1): 224-225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15. doi: 10.11569/wcjd.v12.i1.224
溃疡性结肠炎126例
林王莹, 朱兆华, 夏忠胜, 洪华
林王莹, 朱兆华, 夏忠胜, 洪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120
通讯作者: 林王莹,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libralin@21cn.com
电话: 020-81332309
收稿日期: 2003-06-10
修回日期: 2003-06-15
接受日期: 2003-07-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4-01-15

目的: 总结在本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抗菌药使用状况, 供临床参考.

方法: 分析1991-01-01/2002-12-31在本院住院确诊为UC患者的各类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病情程度分型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126例UC有4.8%在病程中出现了UC的肠外表现, 16.7%患者伴有其他重要伴发病. 被误诊的病例达到48.4%. 本组轻型病例占11.9%, 中型占54.8%, 重型占33.3%, 此三型患者在误诊例数、结肠镜下的病变分布和抗菌药使用情况方面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UC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导致误诊率较高, 以轻型病例较容易误诊; 结肠镜下的病变分布可影响UC的病情程度分型; 本院趋向于对中、重型UC患者给予抗菌药辅助治疗, 以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菌药为主.

关键词: N/A

引文著录: 林王莹, 朱兆华, 夏忠胜, 洪华. 溃疡性结肠炎126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1): 224-225
N/A
N/A
Correspondence to: N/A
Received: June 10, 2003
Revised: June 15, 2003
Accepted: July 24, 2003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04

N/A

Key Words: N/A


0 引言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使用各种手段治疗本病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 因此, 识别本病临床特点对于病因的探索将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在本院住院的126例UC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率以及抗菌药使用状况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以供今后临床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依据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 收集1991-01-01/2002-12-31在本院住院经临床、结肠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UC患者的病历, 共126份.

1.2方法

登记每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症状、体征、入院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结果、并发症和伴发病, 按Edwards和Truelove综合分类法[2] 将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记录每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情况.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 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C表c2检验, 以P = 0.05为显著性水平. 统计学计算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126例U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4±14.9岁, 最小15岁, 最大78岁. 其中男58例, 女68例, 平均住院日26.7±8.5 d.

首发症状为血便或黏液脓血便的有83.3%, 腹泻73.0%, 腹痛61.9%, 消瘦50.8%, 发热32.5%, 里急后重22.2%.

本组患者有6例(4.8%)在病程中出现了UC的肠外表现, 其中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各1例, 口腔复发性溃疡2例.

根据综合分类法[2], 轻型患者有15例(11.9%), 中型69例(54.8%), 重型42例(33.3%). 其中病变分布与轻、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详见表1.

表1 UC患者的病情程度分型与临床特点.
病情程度分型轻型中型重型P
n156942
年龄(岁)47.1±14.145.5±14.342.6±15.8>0.05
性别(男:女)0.88:10.56:10.82:1>0.05
误诊例数123019<0.05
确诊时中位病程(mo)516.512>0.05
结肠镜下病变分布(例)
直肠7155
直肠+乙状结肠5279
左半结肠122112
右半结肠211<0.05
横结肠1
全结肠514
末段回肠+右半结肠1
抗菌药治疗例数53839<0.05

有21例(16.7%)患者伴有其他重要伴发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3例, 冠心病2例, 糖尿病3例, 胆囊结石4例, 十二指肠溃疡2例, 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肾结石、单纯性甲状腺肿、肝吸虫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各1例. 轻、中、重型患者伴发病的例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6例UC患者中, 被误诊的有61例, 其中82.7%被误诊为痔疮、菌痢、急性胃肠炎、大肠癌、肠结核, 其余17.3%被误诊为克隆病、结肠淋巴瘤、肛裂、结肠息肉病、缺铁性贫血、钩虫病.

本组患者确诊时的病程最长20年, 最短1 d, 中位病程12 mo.

在病程经过分型方面, 属于初发型的占19.8%, 慢性复发型55.6%, 慢性持续型21.4%, 急性暴发型3.2%.

本组UC患者的治疗基本沿用传统治疗方案, 其中使用抗菌药的有82例, 主要是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菌药, 占81.4%, 其他还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和万古霉素. 轻、中、重型病例使用抗菌药治疗的例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在本组126例UC患者中, 分别有1例中型和1例重型患者发生肠穿孔, 1例中型患者并发了结肠癌变并广泛转移. 上述2例并发肠穿孔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12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死亡.

3 讨论

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见于中年人,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本组病例平均住院26.7 d, 较本院消化科患者总体平均住院日19 d长1 wk, 提示本病相对于消化科其他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难治性.

值得注意的是, 本研究126例UC患者有4.8%在病程中出现了肠外表现, 与传统认为我国患者肠外表现罕见不一致, 可能与近年对UC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有关. 本组患者16.7%伴有其他重要伴发病, 但在轻、中、重三型患者伴发病的例数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认为伴发病不影响病情的轻重. 此外, 本组UC患者的首发症状并无特异性, 而多种肠道炎症性疾病亦可出现与UC相似的内镜表现, 这可能是造成误诊率较高的原因. 在本组病例中, 以轻型UC患者的误诊率较高, 达80%, 与中、重型的误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可能与轻型患者临床表现较轻, 难以与一般胃肠道疾病区分有关.

由于本组是住院病例, 因此多以中、重型病例为主. 在不同的病情程度分型的病例组中, 结肠镜下的病变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病变的分布可影响病情程度分型.

UC的发病一直被认为与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许多细菌、病毒所致的肠炎能产生与UC相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因此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感染性致病因子, 并尝试使用多种抗菌药治疗本病. 值得一提的是, 本组病例使用抗菌药治疗的占65.1%, 而且轻、中、重型病例使用抗菌药治疗的例数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此可见, 本院对于中、重型UC患者, 尤其是重型患者, 趋向于使用抗菌药辅助治疗. 这与近期一个关于抗菌药辅助治疗UC疗效的Meta分析[3]结果相对应. 在抗菌药的选择方面, 有学者[4-5]提出最好选择作用于肠道, 且不被肠道吸收的口服抗菌药治疗本病. 而本组病例主要选择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菌药, 采用口服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 由于本研究是一个病例回顾分析, 故未能对本组病例抗菌药辅助治疗UC的疗效作进一步追踪.

编辑: N/A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中华消化杂志. 1993;13:354.  [PubMed]  [DOI]
2.  叶 任高, 陆 再英. 内科学. 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428-434.  [PubMed]  [DOI]
3.  林 王莹, 朱 兆华. 抗菌药物治疗活动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23:158-160.  [PubMed]  [DOI]
4.  Campieri M, Bertinelli E, Gionchetti P, Belluzzi A, Tampieri M, Brignola C, Miglioli M, Barbara L. Requirements for the use of intestinal action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tal J Gastroenterol. 1992;24:2-3.  [PubMed]  [DOI]
5.  Gionchetti P, Rizzello F, Venturi A, Ugolini F, Rossi M, Brigidi P, Johansson R, Ferrieri A, Poggioli G, Campieri M. Review-antibiotic treatment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ifaximin, a new possible approach.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1999;3:27-30.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