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02-12-20
接受日期: 2002-12-26
在线出版日期: 2003-05-15
通过多发性大肠癌这一特殊病例, 分析其可能的高发因素及临床诊治意义.
收集分析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方式、病理诊断、术后化疗以及随访等.
临床资料和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证实本病例为3原癌且部位和分化程度不一.
大肠多发癌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引文著录: 姚红兵, 吴爱国, 朱卉娟. 大肠3原癌1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 11(5): 662-662
Revised: December 20, 2002
Accepted: December 26, 2002
Published online: May 15, 2003
N/A
- Citation: N/A. N/A.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03; 11(5): 662-662
- URL: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11/i5/662.htm
- DOI: https://dx.doi.org/10.11569/wcjd.v11.i5.662
患者, 男, 51岁, 因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3 mo, 加重10 d入院. 查体: 下腹部轻压痛, 未扪及肿块. 肛门指检: 距肛门约5 cm处可扪及菜花状肿块, 约3×3 cm大小, 紧贴肠管, 指套染血. 电子肠镜示: (1)肝曲结肠癌; (2)直肠癌; (3)横结肠多发息肉家族史: 其兄长死于大肠癌. 术中探查与肠镜结果相符, 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术中所见: 切除之肿瘤肉眼见一是位于结肠肝曲呈菜花状肿物, 另直肠内有两处癌灶, 呈溃疡型. 病理结果: 结肠低分化腺癌, 未见淋巴转移; 直肠中分化腺癌(两处癌灶), 可见淋巴转移(1/4). 术后予以抗炎、补液、营养支持及常规化疗一疗程. 出院后再次化疗一疗程, 随访至今已满半年, 患者目前一般情况良好, 未发现其他脏器转移.
多发性大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特殊临床病理类型. 大肠癌中有2.05-12%为多发性癌[1]. 邵永孚et al[2]报道的一组中大肠多发癌约占同期收治的大肠癌的2.6%. 国内外很多文献研究资料均表明大肠多发癌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Langevin et al[3]报道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大肠多发癌发生率高达57-60%. Chu et al[4]报道的一组1202例患者回顾性研究资料表明, 多发癌的发生率随结肠多发息肉(SP)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的主要因素有息肉数目, 大小和息肉类型. 经病理证实, 本例为3原癌并发结肠息肉且有大肠癌家族史, 属大肠多发癌中少见类型, 但本例不能确诊为家族息肉病, 不属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癌变, 这提示了在肠道致癌因素作用下, 大肠可多中心多起源发生3原癌, 形成大肠多发癌的特殊临床表现, 具体致病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因此, 对临床诊治的有大肠癌家族史的患者, 除了仔细询问家族史, 了解有无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癌家族史外, 做电子肠镜时更应全面检查整个大肠情况, 以了解有无多发癌灶, 有无合并腺瘤、息肉等病变, 以免漏诊[2]. 此外, 如肿瘤所致大肠梗阻时, 可能会影响肠镜对梗阻上方大肠病变的观察而遗漏多发癌灶, 因此, 术中细致地全结肠探查对及时发现大肠多发癌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