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6.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07-28; 14(21): 2055-2059
在线出版 2006-07-28. doi: 10.11569/wcjd.v14.i21.2055
图1
图1 各组肝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A: 正常肝细胞, 肝细胞胞质内细胞器结构完好, 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丰富发达, 未见脂肪颗粒, 狄氏间隙内肝细胞的微绒毛完整; B: 高脂组肝细胞, 肝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脂肪颗粒, 细胞器结构消失, 被大量的脂滴所充填; C: 高脂+罗格列酮组, 胞质内脂肪颗粒减少, 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细胞器结构完整.
图2
图2 各组肝免疫组化结果. A: 正常组, 可见约40%肝细胞胞质内有棕色颗粒沉着, 为肝细胞的阳性表达, 大多在中央静脉附近; B: 高脂组, 可见细胞间有大量的脂肪滴, 大多远离中央静脉, 大部分细胞肿胀, 肝细胞内未见明显棕色颗粒沉着; C: 高脂+罗格列酮组, 细胞间有的脂肪滴明显减少, 可见在中央静脉附近, 约20%的肝细胞内有棕色颗粒沉着.

引文著录: 韩继武, 詹晓蓉, 阴惠清, 梁桂敏, 何强, 王月影. 蛋白激酶B丝氨酸磷酸化在非乙醇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 14(21): 2055-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