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23.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3-12-08; 31(23): 965-972
Published online 2023-12-08. doi: 10.11569/wcjd.v31.i23.965
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与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的关系及预警模型建立
周泽平, 朱书渊, 任玲玲
周泽平,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周泽平, 主治医师, 本科学历, 主要研究消化内科疾病、特别是老年消化科疾病.
朱书渊,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任玲玲,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作者贡献分布: 论文撰写、投稿、修改、数据分析由周泽平完成; 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由朱书渊完成; 论文审阅、指导由任玲玲完成.
通讯作者: 周泽平,主治医师,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环路69号,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 zhouzeping1992@163.com
收稿日期: 2023-10-16
修回日期: 2023-11-08
接受日期: 2023-11-18
在线出版日期: 2023-12-08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出血部位发生在Treitz韧带以上, 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其中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由消化道黏膜损伤和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多种因素引起, 而导致溃疡形成并干扰溃疡愈合的上述因素可能是溃疡再出血的原因.

实验动机

既往研究均集中于溃疡本身, 如血管、病因和Forrest分级等, 少见对周边炎症的研究. 通过对胃溃疡出血的周围黏膜炎症因素进行分析, 能够较好的帮助临床医生制订诊疗计划, 改善患者预后.

实验目标

进一步明确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与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的关系, 探索其在再出血预测中的价值.

实验方法

将胃溃疡出血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非再出血组,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的预测指标, 控制混杂因素以研究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与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的关系, 并基于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构建预警模型.

实验结果

本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达到了预期目标, 发现不同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组随访期间出现胃溃疡再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Forrest分级是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实验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提出了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状态与胃溃疡出血治疗成功后再出血具有一定关系, 基于黏膜炎症状态构建的预警模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再出血高危患者, 实用性较好.

展望前景

溃疡周围黏膜炎症严重程度可以在内窥镜检查期间快速评估和记录, 今后内镜医生可根据这些结果更快、更直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并适当选择积极治疗或保守治疗. 此外, 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溃疡周围黏膜炎症的因素, 以指导临床医生根据上述因素早期进行干预以及更加精准的预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