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Copyright ©The Author(s) 2018.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05-08; 26(13): 760-768
Published online 2018-05-08. doi: 10.11569/wcjd.v26.i13.760
HBx蛋白及其羧基末端缺失35个氨基酸的突变体对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朱冉旭, 羊东晔, 司徒伟基
朱冉旭, 羊东晔, 司徒伟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及肝病科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3
朱冉旭, 博士,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乙型肝炎病毒对肝癌作用机制的相关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8170277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2015A030310053.
作者贡献分布: 此课题的研究, 数据和写作分析由朱冉旭完成; 论文修改由朱冉旭、羊东晔及司徒伟基完成.
通讯作者: 朱冉旭, 主治医师,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白石路与侨城东路交汇),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和肝脏科. zhurx@hku-szh.org
收稿日期: 2018-03-09
修回日期: 2018-04-17
接受日期: 2018-04-25
在线出版日期: 2018-05-08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则是我国诱发HCC的主要病因. 研究发现HBV编码的X蛋白HBx 在HCC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验动机

近年来, 人们对HBx在HCC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太清楚(存在广泛争议). 一些学者报道, HBx能诱导肝细胞的凋亡或坏死, 而另一些学者则发现HBx促进肝细胞无限增殖, 进而导致HCC的产生. 如何解释HBx 在肝癌形成中截然相反的作用呢?近来, 人们发现在肝癌组织中检测到HBx3'羧基末端易于丢失35个氨基酸, 即形成自然突变体(truncated HBx, tHBxΔ35). 也许HBx感染肝脏组织后存在不同的形式, 即野生型HBx和突变体tHBxΔ35, 从而产生出不同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他们如何诱导正常肝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实验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转染tHBxΔ35, wt-HBx到正常肝细胞中探讨对肝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

实验方法

构建wt-HBx和tHBxΔ35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用磷酸钙方法包装成慢病毒颗粒稳定转染肝细胞株, 用细胞计数, 细胞活力测定, 集落形成实验, 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

重组慢病毒载体及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 重组慢病毒tHBxΔ35相对于重组慢病毒wt-HBx组和CTRL对照组促进肝细胞增殖, 而重组慢病毒wt-HBx组则相比较重组慢病毒tHBxΔ35, CTRL对照组在肝细胞增殖速度中最慢(P<0.05); tHBxΔ35可能通过促进细胞S期的合成而刺激细胞增殖, 而wt-HBx可能通过捕获细胞的G0/G1期而抑制细胞增殖.

实验结论

tHBxΔ35对肝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而wt-HBx对肝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展望前景

以tHBxΔ35促进肝细胞增殖为理论基础, 接下来将进一步探寻tHBxΔ35对其靶基因的作用机制, 进而对临床中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